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体系的有效运转一方面要保证其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要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外高效率的银行不断进驻,国内的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经营效率低下就会被市场所淘汰。而且,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与商业银行体系的运转效率不无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产业绩效进行细致的研究,寻找出影响产业绩效的因素之所在,并据以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正是按照这个路线行文的。商业银行的产业绩效应该界定为微观绩效和宏观绩效两个方面,微观绩效考察银行作为一个企业而产生的投入产出效率,宏观绩效考察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银行组织对社会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以现实数据为基础,选取了23家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产业绩效无论是微观方面还是宏观方面都是相当低下的,这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的技术效率远低于国外高效率银行;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非常需要金融支持却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商业银行体系多年处于不稳定状态。既然我国商业银行的产业绩效低下,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要分析影响商业银行产业绩效的因素到底有那些。在寻找影响因素这一环节上,本文主要运用了规范分析方法。产权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寻找途径。银行的产权结构通过激励机制影响银行企业的经营效率,不同产权结构下的企业经营行为是不一样的,导致经营效率有高有低。一般来说,国有独资银行的经营效率较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私营银行的经营效率相对较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同样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产业绩效,市场结构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影响银行的经营行为,市场竞争越激烈,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越高。可以说,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是影响商业银行产业绩效的两个根本性因素,要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产业绩效,就必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改革。当然,影响因素还有其他许多,诸如经济增长状况、储蓄增长状况、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等等。本文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实证检验,对探讨出来的影响商业银行产业绩效的多个因素进行筛选,并根据最终的筛选结果针对性的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性建议。最后,本文作了全面总结,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产业绩效研究提出了一些尚待继续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