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改革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对信贷资金的配置作用逐步加强。但是商业银行体系中的信贷寻租行为却仍是屡禁不止,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成本。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造成信贷寻租行为的体制动因始终没有被消除。因此,必须全面的考察造成商业银行的信贷寻租行为的动因,并分析由此带来的成本规模。本文首先基于寻租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软预算约束理论的启示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寻租行为的体制动因,即信贷市场控制促使租金形成,商业银行内部制度缺陷留下了寻租空间,我国政府的软预算约束政策给予了外部担保。然后从企业成本和社会成本两个方面考察了商业银行信贷寻租的行为所带来的成本。对于企业成本,分别基于融资者和商业银行的角度,对成本规模做出计量并指出其成因分别是信贷市场控制和商业银行内部制度缺陷。对社会成本,则是基于国家财政视角和社会信用视角的展开分析。基于国家财政视角,对其成本规模加以计量,并指出政府的软预算约束政策是其主要成因;基于社会信用视角,则是从效率成本和治理成本的角度对信贷寻租的隐含成本做出定性的阐述。接着从本文的观点出发,综合分析了中行刘金宝案例的成本及成因。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指出应当从深化信贷市场竞争、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制度建设、强化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机制和硬化商业银行预算约束四个方面着手,以期降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寻租行为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