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及其在东亚飞蝗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导师倪绍祥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遥感与GIS支持的东亚飞蝗发生机理与预测模型研究》为支撑,以河北省黄骅地区为研究区,利用东亚飞蝗关键发育阶段的TM、MODIS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了地表温度反演,并结合东亚飞蝗生境遥感分类结果,对东亚飞蝗的不同生境类型的地表温度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Landsat TM遥感卫星影像反演研究区地表温度; 2、利用MODIS遥感卫星影像反演研究区地表温度; 3、在对研究区主要生境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东亚飞蝗生境进行了遥感分类; 4、对研究区东亚飞蝗主要生境因子地表温度特征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利用气象观测数据与人类经验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TM和MODIS遥感图像所反演出的研究区地表温度的精度检验表明,反演结果比较合理,反演误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2、黄骅市西部多裸地和夹荒地,中部多农田、芦苇地,东部多盐田水体,黄骅市的地表温度空间分布上均呈现至西向东逐步降低的趋势。西北部是全市地表温度最高的地带。中部和南部居民地的地表温度比周围地区的地表温度明显较高。而东部的地表温度总体上比其他地区低。 3、通过遥感反演得出的研究区地表温度分布与东亚飞蝗生境遥感分类结果图的对比分析表明:在东亚飞蝗的主要生境类型中,卫星过境时的地表温度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居民地、裸地、盐碱地、夹荒地、农田、芦苇地、盐田水体。而且,在同一种生境类型中,离水体距离较近的部分地表温度值偏低。
其他文献
可持续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极大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不仅决定着具
[焦点一] 一般现在时主要由动词原形担当主角,它常用来表示:1. 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 2. 现在存在的特征或状态; 3. 普遍真理、客观事实等; 4. 某些表示位移或想法的动词,如come, go, move, leave, start,begin, want等,可用一般现在时表将来。例如:  I go to school on foot.  我步行上学。  There are seven d
西江下游(肇庆~虎跳门)、北江下游(清远~河口)、莲沙容水道自2000年至2004年做了大量的航道整治工程。为了掌握和分析工程前后河床动力和沉积的变化,为进行工程整治效果后评价收
19世纪末以来,全球增温的趋势愈加显著,1880~2012年100多年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明显增高,线性增加幅度趋势为0.8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和季节尺度上,大部分陆地区域极端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