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一种手段。从狭义上理解,语言是我们通常用来交流的语音和文字;从广义看,语言还包括肢体、行为、表情以及图形、视频、抽象符号等可以传播信息的媒介。本文研究的指向是语言的狭义。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发展速度是及其迅速的,而在这一时期抓住这个语言迅猛期进行培养,效果是事半功倍的。在美术课堂上,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其实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风格,词汇丰富,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富有个性,但是如果要从美术的角度来表述,就感觉到非常困难。本文的目的在于深挖美术课堂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同时经过笔者实践总结出相关教学方法,为教师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提供参考。当今关于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已经比较深入,无论是理论阐述还是实践教学策略都是系统的,但针对于美术课堂上的研究还是较少的,美术课堂有它区别与其他课堂的特殊性,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表达更加自由和富于个性,这样的课堂对于学生的个性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将是其他课堂所不可替代的。本文是笔者经过多年一线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同行讨论、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和分析同行对于这个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对于课堂表达相关概念界定和分析。第二章笔者针对课题对于课堂上发现的问题做出如实的记录和描述,以及学生在课堂外关于语言表达的相关实例,针对以上观察所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章从五大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方法。第四章在以上基础上,针对美术学科,加上笔者的亲身实践,从学习情境、教学资源和激发学习兴趣等几个方面来总结关于美术课的教学方法。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让更多的同行看到美术课堂对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开发是有很大空间,同样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也促进这美术教学的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