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用近年来适宜黑龙江地区种植的20个玉米杂交品种,通过水培试验,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的锌效率进行筛选,最终选用天农九(缺锌不敏感型)和信玉9(缺锌敏感型)两个对锌敏感性差异较大的品种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究锌处理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不同基因型玉米对锌营养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最适宜玉米幼苗生长的锌浓度为0.1~1.0μmol·L-1,低锌(0~0.01μmol·L-1)及高锌(10~100μmol·L-1)处理均对玉米幼苗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随着处理中锌浓度的升高,玉米幼苗体内锌含量显著升高,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锌含量差异较大,表明其对锌的吸收能力有所不同。玉米植株具有选择运输的能力,当处理中锌含量过高对幼苗造成伤害时,根系所吸收的锌离子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有所减少,从而减缓过量锌离子对地上部造成伤害。根据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的锌效率,利用聚类分析将20个品种的玉米分为三组,分别为缺锌敏感型、缺锌不敏感型、中等敏感型。根据不同基因型玉米在试验中的表现,选用缺锌不敏感型品种天农九和缺锌敏感型品种信玉9作为进一步机理研究的材料。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经适当浓度的锌处理后,其萌发及生长均得到促进作用。其中,锌浓度为50~100mmol·L-1的处理液浸种效果最为显著。而锌浓度过高的处理则对玉米种苗造成伤害,抑制其生长。锌对玉米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会产生抑制作用,随着锌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不同基因型玉米胚芽及胚根中锌含量随着处理中锌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锌敏感型品种信玉9随着处理中锌浓度的升高,其生长变化较天农九更为明显。不同浓度的锌处理对玉米幼苗的生理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处理中锌浓度在0.1~1.0μmol·L-1的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的光合产物积累及氮代谢有所提高,同时叶片保护酶活性增强,对玉米幼苗的生长起到促进的作用。而低锌(0~0.01μmol·L-1)和高锌(10~100μmol·L-1)处理对玉米幼苗的光合产物积累及氮代谢均产生抑制作用。信玉9对处理中锌浓度的变化响应较天农九更为迅速,其对锌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