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农村担任村官,顺应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在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化。而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转化是实现我国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进入21世纪,社会需要的变化不断促进人力资源的研究向前发展。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大学生村官作为新型农民,其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转化也成为了当今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题。目前,大学生村官这一新兴事物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政府全力推进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总体情况良性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生村官选聘计划的良性发展。本文旨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讨论大学生村官的人力资源转化和利用机制,结合乐山市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分析调研得来的数据材料,从个人因素和政策因素层面分析造成大学生村官困境的原因,进一步上升到理论层面,从干中学和教育培训两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的转化,从物质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两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转化的动力和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析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作用机制,结合调研素材以及乐山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概括出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大学生村官存在“源于就业压力、政策优惠‘被迫’当村官;福利待遇达不到预期,政策落实滞后;创业激情遭遇‘瓶颈’;未来出路模糊不清,人员流动机制不健全;村官之间缺乏沟通;角色转变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大学生村官存自身的能力素质不足等个人因素,也有身份不明确等政策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及选拔机制;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关心、教育和帮助;建立科学的大学生村官的激励和考核机制;落实国家政策,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选拔优秀村官充实基层干部队伍;扶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