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企业家掌握的资源禀赋和企业外部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家才能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之后的第四大生产要素,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要素。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进行正确的认识并进行合理的计量,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管理、激励的先决条件之一,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学位论文在深刻理解和分析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价值的相关内涵、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以及可行性和重要性,回顾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实物期权理论、模糊数学等现代工具,建立了针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特点的计量模型,并对模型的实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然以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结果和相应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针对我国国情的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议。 通过努力,学位论文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主要进展包括: (1)研究认为,根据企业家价值计量的不确定性特点,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计量以必须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企业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简称“四大理论基石”)为理论基础。论文在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进行深入的分析时发现:目前采用的成本归集或现金流折现法,主要适合一般性人力资本价值计量,而不适合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 (2)提出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看涨期权”,具有实物期权的诸多特征。实物期权赋予了对实物资产投资的选择权,企业家人力资本期权同样给予企业对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管理的选择权。其选择权的价值可以使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模糊数学的方法,将模糊数学引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模型的主要参数和输出结果均以模糊数来表示,避免了仅使用单一数字的不足,使这一模型更符合实际。 (3)一方面劳动者的工资是市场均衡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从事某一职位劳动所具有的共同价值。但是,在企业家人力资本中还存在各种选择权,因此,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表示为:一般价值(按工资折现)+选择权价值(期权价值)。 (4)在企业家价值计量和相应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相结合的企业家的综合激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