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动态变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北京市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共分三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对有机物检测前处理过程中的萃取、浓缩和衍生化等条件的确定;对GC—MS检测时毛细管柱固定相的选择、程序升温等进行方法摸索,旨在为渗滤液中有机物的检测分析提供一个准确、简便的方法。第二部分研究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区“三段法”(厌氧段、吹脱段和A/O氧化段)工艺不同处理单元有机污染物的成分及其变化规律,以及有机污染物变化与渗滤液水质之间的相关性。第三部分研究渗滤液回灌处理系统有机污染物成分变化过程与机理,并与填埋场渗滤液“三段法”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三组对比实验,确定对渗滤液样品在中性、碱性和酸性条件下联合萃取并进行化学衍生预处理后,采用HP—5色谱柱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提高有机污染物的检出率和可信度,此方法对于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组分的全谱分析有一定的适用性。 2、对垃圾填埋场“三段法”渗滤液处理系统各个处理单元出水进行监测,在调节池中检测并鉴别出74种有机污染物,厌氧反应器出水中51种,气浮装置出水中43种,脱氮出水中34种,A/O氧化沟出水中8种,二沉池出水中8种,对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以厌氧反应器和A/O氧化沟两个单元的处理效果最好。 3、在“三段法”渗滤液处理系统中,水质指标CODcr、BOD5和氨氮的浓度变化均与有机污染物数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相关性,但是都具有相同的下降趋势。 4、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检测到苯酚、邻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和间甲基苯酚这四种辅致癌物,研究表明“三段法”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去除,其中厌氧反应器对苯酚和间甲基苯酚的去除起主要作用,A/O氧化沟对邻甲基苯酚的去除起主要作用,而对于对甲基苯酚的去除,则需要厌氧、气浮和氧化沟的联合作用。 5、在“三段法”处理工艺的最终出水中,仍残留有乙基胺、8-甲基喹唑啉、十六酸、1-氨基环丙羧酸-2,6-二-t-丁基-4-甲氧基-苯酯和(15R)-12-羟基-15-甲基-石松胺-5-酮5种有机污染物。 6、模拟垃圾填埋柱实验表明,厌氧回灌和好氧回灌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74.3%和78.4%,好氧回灌效果略好于厌氧,未去除的有机污染物成分两种回灌方式基本相同。 7、“三段法”、厌氧回灌和好氧回灌三种渗滤液处理技术比较分析表明:回灌法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果要明显劣于“三段法”,其残留的有机污染物不仅在数量和浓度上要高于“三段法”,而且残留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难度也要高于“三段法”。
其他文献
<正>连续几年干旱,以"兴水强滇"战略为号角,云南痛定思痛,析成因、探水情,从工程性缺水这个顽疾下手,以天大旱、人大干的气魄和实力,迎来了水利事业的大发展。从蓝图初绘到全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甲型流感病毒(FluA)抗体水平。方法采集2009年10月1日~2011年2月1日收住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科110例住院患者的双份血清,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测定
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分流,采取相应而适宜的教学策略,做到适性而教,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Layered teaching takes
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后,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栋梁之材。《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砥柱》一文介绍了敌后各高等院校艰难的办学过程和学生的刻苦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占据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它关系着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开发.但长期以来,提到作文教师和学生都慨叹不已,都认为写作文是件伤脑筋
<正>1使用Access建立工程定额数据库启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在"Microsoft Access"对话框中,选取"空Access数据库"后,点击"确定",创建一个空白数据库,并将其命名为"定额"
<正>倾听是交流的前提,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需要,因此善于倾听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素养。让孩子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是发展幼儿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是促进幼
企业虚构利润时,为做到使账务处理合法化,常常采取以下手法:1.故意虚减费用,以求多计利润。企业为了增加利润,常采用少提或不提折旧费的方法;或使已发生的当期支出暂不入账;或少计不计
混合式学习能够结合线上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优势,一般将其分成三类:发生性混合、促进型混合、改变型混合。其中,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改变性混合能够真正把传统课堂模式的以"教
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激光和空间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生态环境科学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和展望;并就我国建筑业之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