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刑法》第64条规定,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司法实践中对犯罪工具的认定标准不统一,适用当中存在不少问题。明确犯罪工具没收的性质,深化犯罪工具没收的理论认识,分析我国犯罪工具没收的重要现实问题,对于犯罪工具没收的刑法适用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除引言与结语外,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犯罪工具的基本属性。犯罪工具存在于故意犯罪中,但“不作为犯”不存在犯罪工具。一般认为犯罪工具具有相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刑法》第64条规定,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司法实践中对犯罪工具的认定标准不统一,适用当中存在不少问题。明确犯罪工具没收的性质,深化犯罪工具没收的理论认识,分析我国犯罪工具没收的重要现实问题,对于犯罪工具没收的刑法适用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除引言与结语外,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犯罪工具的基本属性。犯罪工具存在于故意犯罪中,但“不作为犯”不存在犯罪工具。一般认为犯罪工具具有相关性、蓄意性等特征,但随着新型犯罪的出现,犯罪手段越来越高科技化或虚拟化,故应将“有形性”作为犯罪工具的特征。犯罪工具与“违禁品”“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存在交叉关系。第二部分是犯罪工具没收的基础理论。犯罪工具的没收其实质是公权力对私权益的剥夺,没收的对象是有形物或者有体物。犯罪工具没收是出于社会防卫,用刑罚措施说来解释犯罪工具没收的性质有不完善之处,而保安处分说只能解决与违禁品相当的犯罪工具没收情形。犯罪工具没收在法律属性上既有刑罚特征,又有保安处分性质,应采兼有两者属性的“独立的法律效果说”。犯罪工具没收制度是与刑罚、保安处分并列的独立的一种制度体系。第三部分是我国犯罪工具没收中的实体法问题。犯罪工具没收的范围过宽或过窄,都不利于没收制度目的的实现,需要对“直接理论”和“促进理论”两大学说进行反思。按照现行刑法规定只能对本人所有的财物进行没收,若行为人利用“第三人”所有的工具实施犯罪,依照现行规定不能没收,有所不妥。现行刑法规定犯罪工具以“必没收”为原则,实践中会出现罪轻罚重或罪重罚轻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我国犯罪工具没收在实体法上的完善建议。应基于理论上的“促进说”对犯罪工具外延进行准确界定和限缩解释。无论行为人在哪一阶段享有或丧失对该犯罪工具的所有权都不影响没收,对“个人所有”需参照物权法做合理的扩大解释。不能因为行为人利用他属犯罪工具实施犯罪,就可以阻断没收的行为,可借鉴域外法律构建他属犯罪工具没收体系。“必没收原则”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应以“比例原则”替代“必没收原则”。
其他文献
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国家能力并非国家与生俱来的能力,研究国家能力的决定因素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国家能力。我们从中国裁判文书网爬取了69381份裁判文书,通过程序自动提取信息并构造衡量规制个人行为的国家能力的指标,匹配县级数据整合成县级截面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本文考察了人力资本对规制个人行为的国家能力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地区人力资本的提高对规制个人行为的国家能力有积极的影响;在加入了相应的控制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关联企业这种新的经济组织形态应运而生。它们的诞生,在促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企业制度提出了挑战,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实践中,关联企业的成员公司所具有的独立法人人格往往充当着遮蔽公司真实面目的面纱的角色,使得各成员公司的债权人很难透过这层面纱看清其庐山真面,而与之进行交易的第三人也难以预测相关交易潜在的风险。处于控制地位的成员公司利用其控制地位对处于从属地位的成员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乳腺癌的诊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患者在疾病早期接受了科学、规范的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95%。由于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引起患者重视,且目前缺乏简单适用的筛查方法,所以大部分患者只有在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疼痛、酒窝征、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溢血等)时才进行诊断治疗,这时乳腺癌往往发展到了晚期,患者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
1900-1949年是中国慈善救济事业由传统转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时期,中国慈善救济事业面临着新的社会需求和转型挑战,由此催生出社会公众对慈善救济新的认知观念。在这个过程中,近代慈善救济观一方面深受西方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表现出独特的历史轨迹。《东方杂志》作为清末民国时期主要的公共舆论期刊,较为完整的反映了社会公众在慈善救济领域的群体认知及观念变迁
伤口愈合是外科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白及多糖作为一种具有优良理化特性的活性材料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创面愈合具有广阔前景,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目的本研究尝试复合益生菌,以植物乳杆菌为关键菌,设计一种新型氧化白及多糖水凝胶,该凝胶不仅优于传统白及多糖水凝胶,还能利用植物乳酸杆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影响伤口生理微环境,为伤口愈合寻找新的解决途径。对氧化前后白及多糖的理化性质及结构进行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生物力学软件在医学建模上的应用及发展,利用有限元建模软件对人体骨骼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及试验,来重建骨的微观结构、分析骨的力学规律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笔者综述了股骨近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及近年来国内外股骨近端骨折生物力学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并结合新进展探讨了其中的一些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更为准确地预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生几率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P)湿热证及其中医证候积分与微炎症状态、营养状况的相关性,以期初探MHP之湿热证的物质学基础,为中医精准辨证提供现代医学证据。方法通过横断面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符合纳排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其分为湿热证组和非湿热证组。选用慢性肾衰竭的湿热证症状分级量化表计算湿热证证候积分;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肿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阳和汤对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为KOA提供更多有效均切的治疗手段。方法:本次课题使用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根据受访人接受药物治疗的方案不同,将于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在四川省中医院门诊进行初诊治疗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阳虚寒凝型KOA患者73人,分为治疗组(24人)、对照组(26人)、空白对照组(23人)共三组。治疗方法:选择空白对照组:基础治疗+
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营养价值较高,是大众较为青睐的食物之一。然而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使蔬菜的食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拟除虫菊酯被广泛用于果蔬类的防虫害中,其中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及溴氰菊酯三种农药在蔬菜的防虫害中运用较为普遍。因此,探索降低蔬菜中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超声波由于其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及热效应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到食品、制药和化工行业中。超声波清洗是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跑步机、功率车自行车、立式训练车三种不同运动方式对男性大学生最大摄氧量的影响以及运动过程中底物代谢特征,为立式训练车的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研究方法:招募16名北京体育大学无训练经验的男性大学生分别进行立式训练车、跑步机、功率自行车的最大摄氧量测试。利用心肺功能仪测定运动过程中的气体代谢指标。研究结果:(1)研究结果发现,对比跑步机与立式训练车的最大摄氧量测试值,立式训练车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