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的加剧,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当前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以及老人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情感和精神世界愈加关注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凸显出来。由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养老模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故此,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互助养老开始逐渐流行并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互助养老服务还相对滞后,同时在运行中也遇到很多难题。而社会工作的介入则可以有效提升城市互助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并解决这些难题。本研究以增能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研究了社会工作介入青岛市B街道城市互助养老服务的作用和效果。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和在B街道六大社区开展实际调研,探究了社区困境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以及他们与低龄老人参与城市互助养老服务的意愿及原因。其次,为回应城市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顾虑、担心以及多样化需求,工作者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互助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次,为解决城市困境老人面临的各种难题,促进互助养老的健康发展,工作者利用社会工作的三大专业方法,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对城市互助养老服务进行了介入。最后,通过从不同维度进行评估,得出结论认为,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互助养老服务,提高了城市老年人的互助意识,促进了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互助养老工作在社区中的进一步推进。从社会工作介入互助养老的整个过程来看,其在具体运作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比如,资金投入不足、组织管理保障体制不成熟、社区工作人员重视程度低等。基于上述问题,工作者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丰富社会工作介入互助养老服务相关研究,推动此项服务的实务开展,从而完善城市互助养老服务体系,弥补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中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