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补体C3与高血压病并发心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1、连续入选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78例和正常血压患者32例,空腹抽取静脉血,测血清补体C3,完善临床一般资料、生化检查、心脏彩超、平均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mean)检查。2、将所有入选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病组和正常血压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检查、补体C3、心脏彩超、平均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mean)检查结果差异(均值±标准差),检验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进行补体C3与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心脏彩超及平均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mean)结果的相关分析,筛选出存在相关性(P<0.05)的指标。4、将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设为控制因素,进行补体C3与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心脏彩超及平均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mean)结果的偏相关分析,筛选出存在相关性(P<0.05)的指标。5、将补体C3作为自变量,筛选出的相关指标表为因变量,分别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结果:1.高血压病患者组与正常血压组,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冠心病患病率、肱动脉收缩压、肱动脉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补体C3、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尿酸、室间隔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血肌酐、尿素氮、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平均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补体C3与身体质量指数数、肱动脉收缩压、肱动脉舒张压、血糖、血清总胆固醇、血清总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左室射血分数存在正相关(r>0,P<0.05),与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存在负相关(r<0,P<0.05),与年龄、肾小球滤过率、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平均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3.校正身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等一般临床情况后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补体C3仍与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存在显著负相关(r<0,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存在显著正相关(r>0,P<0.05),与肱动脉收缩压、肱动脉舒张压、肾小球滤过率、尿酸、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平均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4.将补体C3作为自变量,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作为因变量,分别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补体C3与胱抑素C(r=-0.390常量=1.571)、CR(r=-90.238常量=172.043)、BUN(r=-6.308常量=12.492)、LVDs(r=-0.454常量=3.717)成显著负相关,与LVEF(r=7.417常量=54,778)成显著正相关。结论:1.补体C3的活化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2.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补体C3升高,可能对心肾靶器官功能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