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中药材的发源地,中药材的栽培和生产历史悠久。随着21世纪的到来和人类回归大自然愿望的高涨,我国传统的中草药治病方法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得到重视。我国的中药材栽培和生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但由于中药材栽培和质量控制的特殊性,长期以来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且有下降趋势。面对世界各国对天然药物质量的要求和中药走向世界的需要,我国相继出台法律法规,实施中药现代化,要求必须通过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即从天然药物生产的源头抓起,以达到增加产量和稳定质量的目的,从而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奠定基础。党参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产量居世界第一,党参也是我省的道地药材,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化操作规程,使党参的生产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本研究在中药GAP原则的指导下,以凤党(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 var. Modesta(Nannf.)L.T.Shen.)为材料,针对当前凤党生产栽培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立地条件,从“凤党种子育苗、适宜栽植时期、方式、密度以及采收时期”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以期为党参的规范化栽培及党参GAP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一般情况下凤党育苗春秋播种均可,以春播为好。秋播应在10月下旬以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播量应加大到40 kg/hm2,采用条幅播2(行距5 cm,播幅5 cm,)或撒播,并且必须及时覆盖保墒,以确保成苗数在800株/m2为好。春播可于3月上旬到4月中旬进行,播量22.5 kg/hm2,采用条幅播2或撒播,一般成苗数可达1000株/m2左右。2.移栽时期和密度是影响党参产量的关键因素。党参秋季移栽在10月下旬至土壤结冻前均可,以55-60万/hm2密度、采用高畦或垄作为好,并应在6月底7月初采取控制地上部分生长的措施。凤党春季移栽应在3月初至4月上旬凤党种苗出苗前进行,以垄作或高畦移栽为好,密度应控制在60-75万/hm2之间。3.风党的最佳采收期是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前,此时期内采挖所得药材产量高、品质优,符合规范化要求是本地凤党的最佳采收期。4.所制定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措施得当,完全适应当地生产条件,且获得的药材质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