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与运行是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证监会引入券商试点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以来,国内融资融券市场交易逐步增加,其市场运行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股票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影响逐步显露。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完善的信息体系、相对完善的衍生品金融监管与专业投资者而言,国内的融资融券业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相对于西方而言也并不非常明确。这就有必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引入量化评估指标,详细的验证理论上融资融券交易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机理在我国是否同样存在或成立。从实证分析中,进一步总结当前我国融资融券制度发展对股市影响机理的局限性,或者进一步明确我国融资融券制度发展的不足,进而提出有效改进建议,来更好的规范融资融券交易发展,推动其交易运行下的股市流动性与波动性抑制,降低市场风险等。本文研究主要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立足中西方融资融券制度的对比,提出我国融资融券制度运行还存在一定固有缺陷,并借助昌九生化事件的案例分析,明确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发展中的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明确这些问题后,结合相关理论,探明融资融券交易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机理,特别关注融资融券交易在投资策略方面的运用,对股市稳定的影响,并对融资融券的买空卖空交易对股市的影响机理进行了阐述。此后,通过笔者本公司网点的数据分析得出融资融券对我们工作带来的新的变化;并引入实证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假设,引入恰当的模型、变量与样本数据,在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沪深股市交易数据基础上,开展VAR模型估计、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评价融资融券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实证分析方法,对融资融券影响市场流动性的情况进行评价,最终得出系统的实践中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流动性与稳定性的影响的分析与结论。之后,回到我国融资融券市场发展的现实中,联系国家最新政策与市场变动,对促进融资融券交易规范化发展,抑制风险并合理调整其交易对股市波动性与流动性的影响,进而促进股市更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个人建议。通过全文研究,得出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设计与发展,初衷是为了满足投资者专业化、多元化投资策略的需要,完善做多与做空交易的双向机制。而融资融券制度在西方部分比较成熟的交易市场发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在股市发展的过程中有效推动市场专业化、多元化投资策略与股市资本流动性等方面,对于证券的影响中波动性抑制与流动性维护的影响比较突出。相对而言,我国国内融券交易规模尚未成熟,融资融券制度在证券市场影响方面还有待验证,后续发展中我国还需要在进一步优化融资融券发展制度环境,推进融资融券交易规范、发展等方面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