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特币相关犯罪的刑法规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so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社会对法治的认同是衡量法治建设的重要指标。尽管学界已经有部分学者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但鲜有文章能够触及问题的内核。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及其对法治发展的影响角度来分析法治的社会认同问题,无疑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式。中国社会在文化及制度方面所呈现的诸多问题业已集中反映了法治的社会认同危机,本文在此背景下对法治的社会认同问题进行研究也便具有了相应的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中国社会所呈现的法治问题可从文化和制度两
学位
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诉讼证据原本是作用于不同场合下的事实材料。由于我国违法与犯罪二元分流处罚机制的存在,尤其是刑事法律中“空白罪状”的设置将行政执法与刑事犯罪联系了起来,这就致使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打击犯罪往往需要行政执法机关予以配合。某一违法行为涉嫌犯罪时,执法机关也需寻求司法机关的帮助。执法与司法的这种惯常运作模式以及案件处理的现实需要决定了行政执法证据有流入刑事程序之必要。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
学位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15日公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截止至2021年4月,共计公布156例指导性案例,希望通过指导性案例保证类似案件类似审判和实现司法公正。但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审判活动中的参照适用“遇冷”。对此,部分原因在于对指导性案例在法官审判活动中的功能定位及实现情况缺少清晰的认识。有鉴于此,首先,对指导性案例的功能进行了内涵界定,认为指导性案例的功能是指
学位
司法认知在证据法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满足司法认知条件的事项,无需当事人举证、质证,直接确认其真实性的一种法官职权行为。保证司法认知的合理适用不仅是对当事人权利的保障,更是对司法公正的维护。但我国在对司法认知的研究上存在很多缺陷,因此,本文先从司法认知的基本理论入手,再结合当前我国司法认知制度存在的问题,从理论、立法以及程序构建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规范和完善我国的司法认知
学位
2018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过对专项斗争阶段350份裁判文书以及10个庭审视频的分析,发现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组织结构复杂、组织经济活动涉及多领域、组织行为暴力性以及社会危害性等实体特征。新阶段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实体特征对程序适用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诉讼效率强化需求显著;二是组织财产结构认定不清晰,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