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境下的海南鹧鸪茶解剖学比较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yi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鹧鸪茶[Mallotus obongifolius(Miq.)Muell-Arg]系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的灌木或小乔木,俗称山苦茶,是一种具有海南特色的代茶饮料植物和道地药用植物,具有明显的消炎、利肝胆、助消化、解油腻、镇痛、抗氧化等多种保健功效和药用功能,在海南民间有悠久的饮用和药用历史,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鹧鸪茶被选为国宴茶品广受好评。种质资源是珍贵的农业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文明的标志。然而随着过度的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使得很多古老的地方品种被淘汰,海南鹧鸪茶是独具海南特色的野生种质资源,其叶色、叶型及与其相适应的功能备受关注,缺乏全面性的基础研究是影响海南鹧鸪茶开发和大面积推广的瓶颈。本论文通过石蜡切片和显微镜相结合的方法,对鹧鸪茶的根、茎、叶横切面解剖结构进行研究,探索其形态结构及其相适应的功能特征,为海南鹧鸪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结果如下:不同居群的鹧鸪茶叶片横切面解剖结构特征为:具有典型的两面叶结构,上表皮和下表皮分层明显且上表皮角质层较厚,叶片上表皮上存在腺毛结构。可观察到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其中上部为长条形细胞组成栅栏组织,下部为近似圆形细胞构成海绵组织;根据叶片形态特征进行量化可知:栅栏组织厚度均值变化范围为41.335~16.777 μ m,海绵组织厚度均值变化范围为87.884~26.712 μm,上表皮组织厚度均值变化范围为32.251~216.385 μm,下表皮组织厚度均值变化范围为25.235~9.420 μ m,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的变化范围为0.842~0.333,叶片结构疏松度的变化范围为0.550~0.311,叶片解剖结构紧密度的变化范围为0.318~0.178,且叶片解剖结构量化参数差异显著(P<0.05);根据叶片解剖结构量化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距离映射为10时,可将15个鹧鸪茶居群分为4类(Ⅰ类、Ⅱ类、Ⅲ 类、Ⅳ类),居群间的聚类关系与各居群的原始生境有着密切相关,聚类效果理想,可作为鹧鸪茶居群分类辅助重要参考指标。(2)不同居群的鹧鸪茶茎横切面解剖结构特征为:茎的周皮组织为次生保护组织,位于茎的最外层,细胞形状为近似长方形,细间缝隙较小,排列紧凑且细胞体积较小;紧挨着表皮的组织为皮层,细胞层数较多,其中有2~4层的特殊细胞被称为厚角组织,这层特殊细胞位于表皮和皮层之间,通常可被番红染色液染成深红色,剩下的薄壁细胞为4~6层不等,与厚角组织相反,这类细胞间隙较宽,且体积都大于厚角组织。维管束组织位于皮层与茎髓腔之间,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组成,由形成层清晰隔开。髓腔位于茎的中间,占有面积较大于其他组织;根据茎形态特征进行量化可知:表皮厚度均值变化范围为34.199~6.498 μm,皮层厚度均值变化范围为75.091 μm~42.697 μm,韧皮部厚度均值变化范围为91.876 μ m~34.542 μ m,木质部厚度均值变化范围为319.058 μ m~46.291 μ m,髓结构厚度均值变化范围为264.791 μ m~101.087 μ m,并且茎解剖结构量化参数(表皮、皮层等)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据茎解剖结构量化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距离映射为5时,可以将15个鹧鸪茶居群分为四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居群间的聚类关系与各居群的原始生境有着密切相关,且茎解剖结构量化指标聚类结果较为理想,可为鹧鸪茶居群分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3)不同居群的鹧鸪茶根的横切面解剖结构形态特征为:由周皮、薄壁组织、韧皮部、木质部4大组织构成。鹧鸪茶根的周皮组织由多层皮层细胞紧密排列而成,细胞间隙较小,呈长条形或棒状,且细胞长度不均。中柱鞘组织较为发达,导管口径较大,呈放射状向外散发,有明显的韧皮射线,与导管平行向外散发;根据根形态特征进行量化可知:周皮厚度均值变化范围为26.623 μ m~6.545 μm,韧皮部厚度均值变化范围为100.449 μ m~27.438 μ m,木质部厚度均值变化范围为586.176 μ m~126.236 μm,韧木比均值变化范围为0.498~0.074,并且根解剖结构量化参数(周皮、韧皮部等)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据根解剖结构量化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距离映射为8时,可以将15个鹧鸪茶居群划分四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居群间的聚类关系与各居群的原始生境有着密切相关,聚类结果合理,可为鹧鸪茶的分类研究有一定的指示作用。(4)不同居群的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含量与鹧鸪茶的叶片栅栏组织结构和茎表皮结构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与根、茎、叶其他组织结构关系不明显。(5)综合分析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鹧鸪茶根、茎、叶等器官的横切面解剖结构特征分析,了解不同鹧鸪茶居群解剖结构特征的差异性,可为保护野生鹧鸪茶种质资源及其引种驯化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目的:中药复方开心散是“益气养心、安神定志”的经典名方,由人参、远志、茯苓、石菖蒲四味中药组成。我们在开心散原方基础上加味川芎、丹参、巴戟天三味中药组成了开心散加
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艾滋病作为传染性疾病,流动无非为病毒的传播带来了相应契机,为了避免艾滋病病毒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传播,就需要在流动
随着互联网支付与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沿,第三代突破常规支付介质的和基于场景的无感支付正在酝酿。商业银行传统支付体系及市场占有率遭受互联网巨头
冷热电联供系统是与公共电网以及天然气等燃料供给管道相连接,用以产生并输送给一定区域内用户电能、冷能和热能的能源服务系统。基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由于其能够采用燃气和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综合发电效率较高,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冷热电联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用户侧负荷的波动以及运行人员缺乏系统的运行策略支持,冷热电联供系统通常在较差的运行工况下运行,此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节能潜力得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60例入选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在白细胞下降开始分别予rhG-CSF 30
针对沥青路面裂缝的危害性,从路面结构和材料设计、施工、养护和维修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裂缝控制措施,以更好地减少沥青路面裂缝的出现,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
近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损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国已经超越印度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故不易被发觉。而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出血、微动脉瘤和渗出等症状则可以较早的被发现并确诊糖尿病。所以,研究并设计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自动诊断系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出血病变与微动脉瘤是最早期的能够观测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类型,对这些
针对沥青路面裂缝的危害性,从路面结构和材料设计、施工、养护和维修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裂缝控制措施,以更好地减少沥青路面裂缝的出现,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
目的探讨卒中危险因素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的影响。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整群抽取55-64岁社区人群1225人进行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其中252人CVHI
目的探讨无定形磷酸钙(ACP)对rhBMP-2的缓释作用,检测rhBMP-2/ACP纳米缓释微粒的成骨活性。方法用扫描电镜观察已制备rhBMP-2/ACP缓释微粒的大小、形态:测定rhBMP-2的体外释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