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和纽约市的产业结构及集聚化发展比较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正在致力于成为亚太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纽约市是当今首屈一指的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名符其实的国际大都市,在经济的集聚和产业结构发展上都是上海城市发展学习和努力的目标。在当前上海城市发展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应该如何看待和分析上海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如何正确认识纽约市城市经济和产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并从中找出适合上海城市产业发展的方向,做出新一轮的上海市产业结构战略选择,是本文的出发点。论文从产业集聚的经典理论和历史演进入手,首先介绍了城市集聚经济的概念,并对重要的集聚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进一步从三次产业结构的角度对纽约市和上海市的历史发展路径进行了比对,并对照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上海市产业结构应该在符合客观条件的情况下坚持三、二、一的结构发展方向的结论,支持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不断提高其在经济总额和劳动力就业两个方面的贡献度。之后使用回归模型,利用VAR方法对三次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分别对上海市和纽约市两个样本进行了测算,再次得出上海城市产业应该重点推动第三产业在未来上海城市经济发展和
其他文献
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因素中第一重要或者说决定性的因素。在21世纪,谁掌握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导权,谁就掌握了新世纪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动权。高科技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是高科技产业的主体也是世界各国创新体系中最活跃、最具效率的部分,这在我国也不例外,但我国高科技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存在着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大量的高科技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无法跨越“死亡陷阱”,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造成沉痛打击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的崛起,越来越成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伴随着市场竞争优势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的路径演化,产业集群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
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中坚力量,代表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后开放程度的
针对多目标情况下雷达组网的误差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敏卡尔曼滤波(UnscentedKalmanFilter,UKF)和最优压缩的系统偏差稳健估计方法。该算法将目标的运动状态和传感器系统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