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味觉是口腔的基本功能之一,与脑功能的联系十分密切。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舌及味觉的解剖生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受技术所限,对于味觉的神经传导路及味觉中枢的定位却知之甚少。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脑外科的不断发展,对于味觉中枢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得出的范围不尽相同,涉及不同的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区域,且对于味觉刺激的分类稍嫌过粗(仅以愉悦和不快刺激划分),其味觉中枢的皮质定位较为笼统。本研究应用PET在脑功能代谢方面显示的特性及SPM软件包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探讨口腔甜味觉在中枢的定位,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味觉与脑功能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 【目的】研究和探讨甜味觉刺激后脑组织内葡萄糖代谢的变化,对人脑皮层甜味觉中枢进行定位。 【对象与方法】应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军医进修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tomograPhy,PET)成像,用统计参数图(Ststiatical Paramatrie maPPing,5 PM)软件包分析比较给予甜味觉刺激组与给予无味刺激自身对照组人脑部葡萄糖代谢的变化。 经严格筛选口领系统正常,无神经系统和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正常志愿者6例(男女各3例),均为右利手。随机化配对设计的自身对照方法。刺激物的给予利用Icm x Icm x Icm大小均匀的消毒棉球数个,分别浸泡于无色无味蒸馏水及质量百分比为50%的蔗糖水溶液中(室温)。以丧卜未刺激为实验组,无味刺激为自身对照。每一受试者做2次实验,随机给予甜味刺激或无味对照,行PET扫描成像。 视觉分析法观察甜味刺激组及自身对照组的P ET图像,比较有无差异。 统计参数图法,将受试者的P ET图像数据输入SPM软件中,经标准化、平滑处理后分别进行给予味觉刺激与否时两组的t检验统计比较,利用5 PM得出Ta阎旧Ch坐标值和统计t值,找出大脑皮质味觉激活区,并按照B『odmann分区确定相应脑区。 【结果】视觉分析所有受试者的甜味觉刺激及自身对照实验的两组图像无明显差异。 将两组数据经SPM软件用处理后,按照无效假设,p二O.OO1(未纠正)的阁值水平,确定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区域并投射到“标准脑”三维立体图像上,得到X,丫,Z坐标值,经公式转换计算出Ta!ai rach坐标值。根据坐标值经查图谱按照Bredmann分区确定相应脑区,结果表明岛叶、顶上小叶、 第3页军医进修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海马、背丘脑、额上回、额中回、内囊后肤和濒下回给予甜味刺激时有较明显的葡萄糖代谢升高(P<0.005) 【结闭人脑能量的需求来自于葡萄糖代谢。大脑的功能一血液一代谢三位一体的特点,使能够应用示踪剂’已F一FOG来描记其葡萄糖代谢活动从而研究大脑的特殊功能区。由于以上区域给予甜味觉刺激时葡萄糖代谢明显升高,据此,经分析讨论,初步认为右侧岛叶,右侧颖下回以及左侧顶上小叶、左侧额上回、额中回和左侧岛叶的区域为甜味觉中枢。右侧海马和右侧内囊后肢、左侧背丘脑亦参与甜味觉刺激的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