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企业风险背景下,人们对于个人决策、轮流决策和共同决策的主观偏好如何?在实际风险决策情境下,人们的风险偏好、收益、情绪体验是否有差异?个人风险决策是否和感觉寻求相关?在轮流决策和共同决策中,不同感觉寻求组合的被试的风险偏好及收益是否有差异?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管理学相关决策理论和心理学人格特质理论、认知神经科学相关研究方法,通过仿真冒险任务、感觉寻求量表、情感体验、ERP脑电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个人决策、轮流决策、共同决策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本文通过企业风险问题相关问卷研究发现,人们最倾向于选择共同决策,其次是个人决策,最不倾向于选择轮流决策。其次,通过行为学实验发现,个人决策的风险偏好大于轮流决策和共同决策。个人决策的收益小于轮流决策和共同决策。再次,在情感体验方面,个人决策、轮流决策、共同决策的成就感无差异;个人决策的控制感体验小于轮流决策和共同决策的控制感体验,轮流决策和共同决策的控制感无差异。个人决策喜悦感小于共同决策的喜悦感。然而,个人决策与轮流决策时的喜悦感、轮流决策与共同决策时的喜悦感没有显著性差异。个人决策的后悔感程度要高于共同决策时的后悔感,但个人决策的后悔感和轮流决策的后悔感,轮流决策的后悔感和共同决策的后悔感无显著差异。接下来,按感觉寻求总分分组,低低组合中,轮流决策时被试的风险偏好最低,其收益最高;共同决策的风险偏好虽然不显著低于个人决策,但均值仍低于个人,且收益高于个人。在一高一低感觉寻求总分组合中,低感觉寻求被试的风险偏好在个人决策、轮流决策、共同决策模式下无差异;轮流决策、共同决策的收益均高于个人决策收益。高感觉寻求被试的风险偏好在个人决策高于轮流决策;轮流决策、共同决策的收益均高于个人决策收益。两名高感觉寻求总分组合中,个人决策、共同决策的风险偏好均高于轮流决策;轮流决策、共同决策的收益均高于个人决策收益。按放纵欲望分数分组,两名低放纵欲望组合中,个人决策、轮流决策、共同决策的风险偏好无差异;轮流决策、共同决策的收益均高于个人决策收益。一高一低两名放纵欲望被试组合中,个人决策、轮流决策、共同决策的风险偏好无差异;共同决策高于轮流决策的收益,轮流决策高于个人决策收益。高感觉寻求被试的个人决策风险偏好高于轮流决策;共同决策收益高于个人决策和轮流决策收益。两名高放纵欲望被试组合中,被试的个人决策风险偏好高于共同决策,共同决策高于轮流决策;共同决策、轮流决策收益高于个人决策收益。按危险与冒险分组,两名低危险与冒险组合中,个人决策、轮流决策、共同决策的风险偏好无差异;轮流决策高于个人决策收益。低分被试在一高一低危险与冒险分数被试组合中,个人决策、轮流决策、共同决策的风险偏好无差异;轮流决策、共同决策收益高于个人决策收益。一高一低两名危险与冒险被试组合中,高分数被试的个人决策风险偏好高于轮流决策;共同决策和轮流决策收益高于个人决策收益。两名高危险与冒险被试组合中,被试的个人决策和共同决策风险偏好高于轮流决策;共同决策和轮流决策收益高于个人决策收益。按不甘寂寞分组,两名低不甘寂寞被试组合中,被试的个人决策、轮流决策、共同决策风险偏好无显著差异;共同决策和轮流决策收益高于个人决策收益。一高一低两名不甘寂寞被试组合中,低分数被试的个人决策风险偏好高于轮流决策;共同决策和轮流决策收益高于个人决策收益。一高一低两名不甘寂寞被试组合中,高分数被试的个人决策风险偏好高于轮流决策;共同决策和轮流决策收益高于个人决策收益。两名高不甘寂寞被试组合中,被试的个人决策风险偏好高于轮流决策;共同决策收益高于个人决策收益。按经历寻求分组,两名低经历寻求被试组合中,被试的风险偏好无显著差异;轮流决策、共同决策收益均高于个人决策收益。在一高一低经历寻求被试组合中,低分数被试轮流决策的风险偏低于个人决策风险偏好;轮流决策、共同决策收益均高于个人决策收益。在一高一低经历寻求被试组合中,高分数被试轮流决策的风险偏低于个人决策风险偏好;轮流决策、共同决策收益均高于个人决策收益。在两名高经历寻求被试组合中,被试轮流决策的风险偏低于个人决策风险偏好;轮流决策、共同决策收益均高于个人决策收益。综合来说,轮流决策、共同决策均优于个人决策。按感觉寻求总分分组,轮流决策中高高组合风险偏好大于高低组合、低低组合。收益方面无显著差异。共同决策中低低组合、低高组合风险偏好低于高高组合。低低组合、低高组合收益低于高高组合。按危险与冒险分数分组,轮流决策中低低组合、低高组合、高高组合风险偏好及收益均无差异。共同决策中低低组合低于低高组合风险偏好,低低、低高组合收益均小于高高组合收益。按经历寻求分组,轮流决策中低低组合、低高组合、高高组合风险偏好及收益均无差异。共同决策中低低组合、低高组合、高高组合风险偏好均无差异。低低组合的收益显著低于低高组合。按放纵欲望分组,轮流决策中低低组合、低高组合、高高组合风险偏好均无差异。低高组合的收益显著低于高高组合。共同决策中低低组合、低高组合风险偏好显著低于高高组合。低低组合的收益显著低于低高组合。按不甘寂寞分组,轮流决策中低低组合、低高组合、高高组合风险偏好及收益均无显著差异。共同决策中低低组合、低高组合、高高组合风险偏好及收益均无显著差异。最后,在脑电研究方面,轮流“存存”和个人“存存”的差值(ASS-ISS)与轮流主动决策与轮流被动决策的P300差异(AAP-APP)正相关。共同“存”与个人“存”(JS-IS)与共同主动决策与共同被动决策的FRN差异(JAF-JPF)相关性边缘显著。共同“爆存”和个人“爆存”的差值(JPS-IPS)与共同主动决策与共同被动决策的P300差异(JAP-JPP)相关性边缘显著。轮流主动决策与轮流被动决策的FRN差异值(AAF-APF)和轮流控制感与个人控制感差值正相关。轮流主动决策与个人主动决策P300差异值(AAP-IAP)和轮流控制感与个人控制感差值正相关。轮流被动决策与个人主动决策FRN差异值(AAF-IAF)分别和轮流控制感与个人控制感差值、轮流后悔感与个人后悔感差值正相关。轮流被动决策与个人主动决策FRN差异值(APF-IAF)和轮流成就感与个人成就感差值正相关。共同主动决策与共同被动决策的P300差异值(JAP-JPP)和共同控制感与个人控制感差值正相关。共同主动决策与共同被动决策的FRN差异值(JAF-JPF)和共同后悔感与个人后悔感差值正相关。共同被动决策与个人主动决策的FRN差异值(JPF-IPF)和共同后悔感与个人后悔感差值正相关。共同主动决策与共同被动决策的P300差异值(JAP-JPP)和共同成就感与个人成就感差值相关性边缘显著。轮流主动决策与个人主动决策P300差异值(AAP-IAP)和寻求危险与冒险(TAS)正相关。共同主动决策与共同被动决策FRN差异值(JAF-JPF)和寻求寻求经历(ES)边缘负相关。共同主动决策与共同被动P300差异值(AAP-APP)和不甘寂寞(BS)边缘负相关。因此在公司组织架构设置方面,总体上我们建议采用两名决策者的架构。但应考虑两名决策者的风险寻求人格特质的差异及组合。本文创新点主要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方面的创新。结合其他学科领域关于轮流的研究,本研究首次定义并研究了轮流决策;通过对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优劣的比较,本研究首次对两人决策进行了系统研究。情绪是决策双系统理论中的一个因素,前人的研究也多局限于个人决策研究中,本研究第一次研究了在轮流决策和共同决策中的情绪体验,以及与个人决策情绪体验的差异。感觉寻求是研究较多的人格特质,但之前研究都是针对个人决策而言。本研究中将两人感觉寻求的组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轮流决策和共同决策模式下,不同人格特质组合对于风险偏好及收益的影响。本研究将心理学风险模拟任务BART第一次应用在管理领域的研究中。同时,将行为学实验和量表相结合,实现了跨学科研究。本研究首次将ERP脑电实验研究用于双人决策相关研究中,为个人决策、轮流决策和共同决策的风险偏好、情感体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