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中华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武术的教学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 1961 年被编入《全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武术特有的训练效果和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成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60 年代初武术进入大学体育课堂以后,就深受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河南省是中华武术大省,闻名于世的少林拳和太极拳均发源于河南,尚武之风在中原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盛行不衰,同时也形成了今天河南武术运动发展的兴盛局面。河南的武术教育在全国来说具备群众基础厚实、教育基础起点高的特点,河南省目前许多高校已将武术列为大学生体育的选修课程。 为了让武术运动在学校教育中不断地深入发展,作者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开设武术课教学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全面了解河南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对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考核的方法等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这些工作,达到明确河南高校武术教学的目的、指导武术教学的内容,进一步发挥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本研究的进行也为河南省高校武术教学的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数理统计等诸多方法,以河南省 76 所普通高等院校为普遍调查对象,对进行武术教学活动的 54 所高校中的 31 所进行重点调查。通过对这些调查资料的分析和整理,作者发现河南省高校武术课程的开展具有其如下几个特点: 1.河南省高校武术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基本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目前河南省高校武术教学存在课时较少,各地区发展的水平基本趋向一致,发展比较均衡。 2.河南省高校武术教师队伍比较年轻,男女教师所占比例相差较大;武术专业毕业的教师较少,武术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弱,但大多数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