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俗称《格林童话》,其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民间文学研究家、历史学家,童话传说收藏家,雅各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1812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被公认为是19世纪德国最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童话大师。他们在马尔堡大学学习期间,就已经开始了语言学与文字学方面的研究。在德国浪漫派作家克莱门斯·布仑塔诺(1778年-1842年)和阿希姆·封·阿尔尼姆(1781年-1838年)编纂民歌集的启发下,从1806年开始,格林兄弟开始收集日耳曼地区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格林兄弟在此期间还不断深入研究德国语言,编写了《德语语法》。晚年他们致力于编纂词典《德语词典》。这些研究开创了研究日尔曼语言学的先河,也为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德国的统一作出了必要的铺垫和准备。《格林童话》出版至今,共有七个版本。除了《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外,格林兄弟还分别在1822年和1825年出版了《格林童话注释集》及《格林童话精华版》,后者收录了50篇最有意义且最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至今,这部经典作品已被很多专家学者从多方面、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阐释,在德国,Heinz R lleke出版的Die M rchen der Brüder Grimm. Eine Einführung从作品发展历史对这本小说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后的研究者也借助他对格林童话以及格林兄弟的研究开始进行研究。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人们就对这部作品从心理学、人类学、人智学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生态批评是从英美国家发展而来,至今在世界也影响甚大。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格林童话》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通过万物有灵论的视角,揭示《格林童话》中的生态思想,同时把《格林童话》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分析浪漫主义自然观对格林童话生态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