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船舶建造方式逐渐变化,建造效率也快速提高,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的出炉,将推动船舶制造业快速发展。水平船台船舶建造模式是指船舶在水平船台上搭载,搭载结束后通过滑道小车或自行走机构将船整体运输到配套的浮船坞或半潜驳上,然后通过浮船坞或半潜驳沉浮完成下水过程。此模式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造船方式,因其节约土地资源、成本低、效率高,已被先进的日韩造船企业等世界主要造船国家广泛使用。我国有着悠久的斜船台船舶建造历史,但水平船台进行船舶建造,也是紧跟国外先进造船厂之后。国内水平船台的船舶建造能力基本上在10万吨级以下,且数量较少,下水技术也不尽相同,大多仍在探索阶段。浮船坞建造一般在船坞进行,但因其超宽的结构,同吨级干船坞空间不足,需大吨级或超大吨级的干船坞。虽也有在斜船台上建造情况,但对于大型、超大型浮船坞而言,受斜船台下水能力限制,较难在斜船台上建造下水。也有将大型、超大型浮船坞分成若干总段在水平船台建造的方式,各总段分别接驳下水后在水下完成合拢施工。大型浮船坞整体在水平船台建造和滑道接驳下水方式尚无相关研究资料,但随着水平船台下水技术日益成熟,在水平船台上进行大型浮船坞的建造,对节约船坞资源、拓展大型浮船坞的多种建造方式等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某公司的1.5万吨级举力、160米长的大型浮船坞在10万吨级水平船台上整体建造和滑道接驳下水过程为研究对象,从五个方面对方案进行研究评估。一、从船型主尺度,基本参数,基本结构及全船重量情况方面,分析浮船坞船型参数及基本结构情况,并进行基本结构简化,为后续强度计算奠定基础。二、分析国内外浮船坞建造及下水方式,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确定研究方向。三、水平船台接驳下水流程及相关装备分析,通过对具体接驳下水流程进行梳理,结合相关工装设备,分析大型浮船坞接驳下水的可行性。四、根据浮船坞自身结构情况,结合水平船台滑道下水方式,采用有限元模型对浮船坞的上滑道、滑移接驳过程中的结构强度及变形进行分析,确保浮船坞的整体满足强度及变形要求。五、通过简化配载方法,模拟分析接驳、下水配载过程,确保浮船坞接驳、下水过程配载顺利进行。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为我国水平船台整体建造大型浮船坞提供了研究方法和技术指导,整体分析思路、方法可为其它大型浮船坞、大型船舶或海工产品建造提供有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