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高瘤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 HSPC)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 CRPC)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预后相关指标,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用以指导临床,可为临床全面管理疾病提供帮助。方法:1、收集2010年01月至2020年08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初次诊断且首次接受内分泌治疗(药物去势加抗雄激素药物治疗)的101例高瘤负荷(存在内脏转移(精囊侵犯)和/或≥4个骨转移,且最少有一个在中轴骨(脊柱和骨盆)以外)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病人,对初次诊断为高瘤负荷m HSPC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后至本次研究终点进行随访,收集随访资料:内分泌治疗的时间,记录随访患者年龄、体重、初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白蛋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血小板、肝酶异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碱性磷酸酶(AL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最低PSA值、PSA达最低值时间(TTN)、乳酸脱氢酶(LDH)、血红蛋白、Gleason评分(随访时间截止到2020年11月)。研究高瘤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 HSPC)患者在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 CRPC)的相关因素,筛选出高瘤负荷m HSPC患者进展为m CRPC的高危因素,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明确高瘤负荷m HSPC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m CRPC与纳入本研究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确定出预后相关指标,用以指导临床,可为临床全面管理疾病提供帮助。以助于提供患者个性化、最优化的治疗临床医治方案。2、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进行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函数分析,制作ROC曲线,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1、在本次研究收集的101例高瘤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中,年龄(68.79±6.98)岁,最小52岁,最大86岁;初始PSA值P25值为156.25ng/ml,P75值为363ng/ml;Gleason评分(8.39±1.22)分,最小4分,最高10分;体重(61.35±10.93)kg,最轻40kg,最重90.2kg;血红蛋白(120.60±22.97)g/L,最小值58g/L,最大值167g/L;白蛋白(39.19±5.40)g/L,最小值24.4g/L,最大值54.8g/L;中性粒细胞(4.01±1.53)×10~9个/L,最小值1.26×10~9个/L,最大值7.61×10~9个/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6.75±21.88)%,最小值21.7%,最大值92.2%;淋巴细胞(1.38±0.49)×10~9个/L,最小值0.44×10~9个/L,最大值3.12×10~9个/L;NLR(3.18±1.86),最小值0.88,最大值13.42;血小板(202.29±85.56)×10~9个/L,最小值65.5×10~9个/L,最大值P75×10~9个/L;PLR(162.96±91.57),最小值32.98,最大值62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7.74±16.26)U/L,最小值12U/L,最大值102U/L;PT(11.77±2.62)s,最小值9.3s,最大值35.1s;APTT(29.27±5.10)s,最小值20.8s,最大值47.3s;TT(18.32±3.23)s,最小值4.19s,最大值31.3s;D二聚体(3.95±7.44),最小值0.07,最大值36.98;碱性磷酸酶P25值为109.2mmol/L,P75值为164.06mmol/L;初始PSAD P25值为2.91ng/(ml.cm~3),P75值为10.06ng/(ml.cm~3);Gleason评分(8.39±1.22)分。2、本研究101例高瘤负荷m HSPC患者中经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m CRPC的有43例,即高瘤负荷m HSPC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m CRPC的进展率为42.57%。3、单因素分析中,碱性磷酸酶、NLR、PLR、最低PSA值、TTN、乳酸脱氢酶、血红蛋白、Gleason评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高瘤负荷m HSPC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进展为m CRPC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体重、初次PSA、白蛋白、PSAD、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血小板、肝酶异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T、APTT、TT、D二聚体显示其在影响高瘤负荷m HSPC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m CRPC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碱性磷酸酶、NLR、PLR、最低PSA值、TTN、乳酸脱氢酶、血红蛋白、Gleason评分等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然后将这些因素的数据纳入SPSS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得到以下结果:NLR、最低PSA值、TTN、乳酸脱氢酶、血红蛋白、Gleason评分是影响前列腺癌高瘤负荷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m CRPC独立危险因素,而碱性磷酸酶、PLR、Gleason评分对前列腺癌高瘤负荷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m CRPC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瘤负荷m HSPC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m CRPC的进展率为42.57%。2、单因素分析中,碱性磷酸酶、NLR、PLR、最低PSA值、TTN、乳酸脱氢酶、血红蛋白、高瘤负荷m HSPC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m CRPC影响因素;3、多因素分析中,NLR、最低PSA值、TTN、乳酸脱氢酶、血红蛋白、Gleason评分是影响高瘤负荷m HSPC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m CRPC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碱性磷酸酶、PLR与高瘤负荷m HSPC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m CRPC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