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确是明清之际重要的思想家。他与黄宗羲同受学于明代大儒刘宗周,著有《大学辨》、《瞽言》、《葬书》等文章。他承传儒家传统,但其学术思想鲜明、学风独特,被清史学家全祖望评为“畸士”。人性论是陈确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他发展了“性”善论的观点,提出了“人性无不善,于扩充尽才后见之”,认为人的本来之性是不全的,必须通过扩充尽才、迁善改过等工夫去全之,这在当时起到了挽救学不切实际的作用。在理欲关系上,陈确激烈批评理学家的禁欲主义,公开提出“人欲即是天理”的口号,开创了天理与人欲价值转换之先河。在《大学辨》中,陈确批判理学经典《大学》为“非圣经”,公开怀疑其权威性和正确性,从源头上批判程朱理学。陈确学说对理学核心价值几乎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陈确以“不因循盲从”的治学精神和求“实理实益”的价值取向,为明清学术走出理学困境,实现近代转型走向经世致用思潮作出了具有学术史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