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地区的汉帝信仰研究—对赣南宁都县的重点考察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n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语说:有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神明。可见,研究地方社会及其民间文化,民间信仰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离统治中心较远的赣南社会为民间信仰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唐宋以降,特别是明清时期,赣南民间信仰异常发达,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而民间信仰是以各路神明为载体。本文以赣南宁都县的区域主神之一——汉帝神明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汉帝信仰的探究揭示地方社会的发展历程与社会变迁,以及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之关系。  文章通过对汉帝信仰在宁都传统社会兴盛的描述、源头的探究及盛行原因之剖析等,从历史脉络中动态地“还原”了汉帝信仰在客家地区与客家社会的互动过程。文章认为汉帝神明是土著神明,是在客家族群形成过程中,一些土著神如凌云山神为谋求所谓正统地位而假借汉高祖刘邦之名。文章还通过几个村汉帝信仰的个案分析,认为汉帝信仰体系与传统社会宁都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吻合,汉帝神明是维系村民及宗族的精神纽带。
其他文献
隋唐时期,国力强盛,与中亚、西亚的交往发展迅速,中外交流达到了顶峰。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活跃着一类特殊的承担中外物质交流和文化传播的使者——外来胡商。胡商一般来自中
1915年日本政府对华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以及有关的中日交涉,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外关系史、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袁世凯时期围绕着“二十一条”要求展开的交涉,
金上京会宁府曾经作为金国的都城长达三十八年之久,一度作为金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金太祖、太宗时期,会宁府处于草创阶段。到熙宗时(1138年)始正式确定会宁府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影视史学是历史学与现代影视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学问。它的出现使人们审视历史的眼光、思路以及写作方式发生了调整和变化,不仅使得文献、典籍等悬浮在白纸黑字之间的历史变
陈振孙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藏书家和目录学家。五十岁以前,长期在江西、福建、浙江等出版事业发达的地方为官。由于他爱好读书,或购置,或借抄,藏书极为丰富。在此基础上,他用数
冷战期间,缅甸对中国和美国的对外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缅甸是中国打破美国遏制的重要依靠对象。美国企图在缅甸遏制中国共产党的“扩张”。中美为争取缅甸展开积极努力。西
徽州号称“文献之邦”,徽州谱牒是徽州文献中的瑰宝。徽州谱牒存世数量多、时间早、价值高,徽州谱牒研究是徽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统宗谱是徽州各种类型谱牒中的一种,
我是一个相信缘份的人。在浩如烟海的虚拟世界里,遇到关山雨女士和她的国画山水,若非缘份使然,又能作何解释呢!喜欢,真是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明明在她的博客间欣赏了无数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