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的自我表露、心理困扰及生活质量进行横断面调查,检测三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是否存在中介效应,为进一步开展积极有效的干预研究,促进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理论据。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0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符合标准的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简易心理状况调查表、中文版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调查表。在本研究中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5份,回收有效率94.23%。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有效数据的录入和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 245例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自我表露得分为(39.78±6.31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低水平的自我表露占6.2%,中水平自我表露占62.4%,高水平自我表露占31.4%。在各条目中,得分最高的是第一个条目,为:在我难过时,我通常向朋友倾诉。得分最低的是第三个条目,为:在我身上发生不愉快事情的时候,我经常找人谈论这些事。同时,患者是否知情、照顾者性别及居住地上照顾者的自我表露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2 245例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心理困扰得分为(21.78±6.810)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心理困扰检出率为74.3%,同时在该量表中照顾者感到紧张、劳累的条目得分最高。患者的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分期、治疗方式、患者是否知情、反流和进食困难及照顾者的性别和文化程度可影响研究对象的心理困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245例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得分为(178.44±31.613)分,处于中等水平,在该量表维度的划分中照顾者身体健康得分最高,其次是精神健康,社会健康,最低的为心理健康。患者的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分期、治疗方式和是否反流及照顾者性别、长期居住地、与患者关系、是否与患者同住、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否有共同照顾者可影响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自我表露与心理困扰呈显著负相关(r=-0.344,P<0.05),与生活质量及四个维度呈正相关(r=0.519,0.400,0.393,0.407,0.492,P<0.05),心理困扰与生活质量及四个维度呈负相关(r=-0.364,-0.297,-0.335,-0.255,-0.273,P<0.05)。5以生活质量得分为因变量,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肿瘤分期、长期居住地、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否与患者同住、治疗方式及与患者的关系进入回归方程,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共解释因变量生活质量变异程度27.6%。6心理困扰在自我表露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3.92%。结论1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自我表露和生活质量均处于中等水平,但其心理困扰检出率为74.3%。2患者肿瘤分期是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的最大因素,其次是治疗方式、照顾者的长期居住地,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否与患者同住及与患者的关系。3食管癌患者术后主要照顾者的自我表露、心理困扰是影响照顾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且三者存在相关性,其中自我表露和心理困扰呈负相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心理困扰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同时心理困扰在自我表露和生活质量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