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解决该矛盾的最佳方法是加快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等因素导致的中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加快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已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如何对分布广泛的中国小城镇的建设,和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乡镇企业的成长进行优化和重整更是引人深思。本课题从工业化、城市化的宏观视野出发,到中国的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的微观实体,最后落脚在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协调发展研究上。按照从理论探讨到实践认知,再到经验教训总结分析的逻辑路线,依序列层次:工业化、城市化理论和经验探讨——小城镇建设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意义——乡镇企业对中国工业化的作用——乡镇企业集群与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等主题,逐步深入地展开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其间将综合运用城市学、管理学、经济学、数学规划与模型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用一类新DEA方法对中国8个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群的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认为:中国必须与现实的国情相结合,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目前优先发展建设小城镇,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经济在现实条件下的合理选择,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于农村经济之中;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又或是将来,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乡镇企业集群式的发展模式是乡镇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最佳选择,乡镇企业集群、小城镇和农业产业化三者之间能产生良性的互动效应,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具有积极作用。提出的对策建议有: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是基本原则;加快小城镇土地、户籍和规划制度,投资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乡镇企业集群应突出产业特色、保护生态环境;地方政府应合理定位、充分发挥企业协会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