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中的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 TRAQ)技术研究分析典型肾阳虚证患者接受右归丸治疗一月前后比较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并对筛选到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阐释右归丸治疗肾阳虚证的疗效机制。方法:根据中医内科学权威诊疗专家诊断及肾阳虚证评定量表判定,选取典型肾阳虚证患者4名给予右归丸常规剂量口服治疗一个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患者外周血,样品处理后取血清进行高丰度蛋白去除并提取蛋白,然后进行蛋白质的变性还原,并于蛋白质彻底裂解成肽段后进行i TRAQ标记和Q-Exactive质谱仪鉴定,质谱分析原始数据用软件Mascot2.2和Proteome Discoverer1.4(thermo)进行查库鉴定及定量分析,筛选并鉴定出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此次试验最终共鉴定出血清蛋白数236种,其中达到定量信息的为171种。4例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差异表达蛋白,4例患者中均表达差异且表达方向一致的蛋白有6种,上调者占4种,下调者2种。经查库鉴定发现这6种差异表达蛋白共参与22种生物学过程和1条KEGG通路(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对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及KEGG通路注释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补体C3(Complement C3,C3)、载脂蛋白C-Ⅲ(apolipoprotein C-Ⅲ,APOC3)、Cystatin-C(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为一种非糖基化蛋白,Cys-C)、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可能与右归丸治疗肾阳虚证所发挥的疗效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