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油田降沟—石家老庄区长2油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长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长2油层组为其主力产油层。根据岩性、电性和含油性特征,进一步将长2油层组划分为长21、长22和长23三个亚组,并依据时间岩性标志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地层对比。 根据岩石类型及其特征、沉积结构和构造、古生物和测井相等相标志,采用相分析的方法,确定了长2油层组为三角洲平原相沉积。在区域沉积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特征和测井相分析,对砂体厚度及砂地比值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判别了沉积微相在平面上的分布格局。 研究表明,研究区长2油层组储层砂岩主要为长石细砂岩;储层砂岩已达晚成岩A期。储层物性总体上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孔隙主要类型主要为粒间孔隙,且以中孔中细喉型和大孔细喉型为主。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层内及平面非均质性较强,层间非均质性较弱。储层控制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是控制和影响研究区储层发育和展布的主要因素。 油水性质、润湿性等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研究区长2油藏原油属低密度、低粘度、低凝固点、低含硫量的常规陆相原油,地层水水型为CaCl2型水(苏林分类),地层水的总矿化度较高。储层砂岩表现为弱亲水。圈闭类型为岩性—构造圈闭,属于常温低压系统,驱动类型为弹性—溶解气驱油藏。 概括总结了长2油藏油气富集的规律:认为长2油藏油气分布主要受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控制,分流河道发育区一般为油气的主要富集区;优质区域盖层亦为其油气的储集提供了良好的遮挡与封盖条件;此外鼻状构造和微裂缝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根据本区发育的油藏类型、空间分布特点等,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总结出本区长2油藏有2种成藏类型,即区域构造背景下的上倾尖灭油藏成藏模式和鼻状构造高部位与砂体匹配构成构造—岩性圈闭成藏模式。
其他文献
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最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其矿床以矿集区形式沿长江呈近东西向-北东向弧形展布,带内发育铜、金、铁、钼、铅、锌、银、钨等已探明的200多个矿床。长江中下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在临界点附近具有奇异性,也称为临界现象或临界效应。临界区内流体热力学性质的精确模拟不仅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或模拟地球和行星内部的许多地质过程,而且
河北省金矿资源比较丰富,以冀东迁西和冀西北宣化崇礼最为密集。全国和河北省市场需求强劲,金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矿产,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本文旨在根据矿产勘探
本文通过对东南极索龙达讷山泛非期花岗质岩石采用高精度锆石U-PbSHRIMP定年,获得Lunckeryggen花岗岩中锆石的年龄为584±7 Ma、Defuk花岗岩中锆石的年龄为619±7 Ma、Mefjell
大火成岩省概念和地幔柱假说在研究地球历史中板块内部异常岩浆作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当今学术界热烈争论的话题。本文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大火成岩省的概念、特点、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