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出口多样化的研究,早期的文献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对出口的市场多元化政策进行讨论和分析。而Melitz(2003)提出的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将一国出口的总量增长分解为集约的贸易边际和扩展的贸易边际(包括新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以及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即出口多样化),为从微观层面上对出口多样化进行分析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 本文在Melitz(2003)的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的分析框架下,借助扩展边际这个新的工具,使用中国对16个主要贸易伙伴的HS-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从多边和双边贸易、数量和价值、贸易伙伴的发展水平等不同角度,对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多样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结果发现加入WTO后,从数量角度看,中国的出口多样化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而从价值角度看,出口多样化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很小,但其占比在稳定地上升。而中国入世后的出口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地理上的多样化,即通过为原有出口产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而获得。同时也发现,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出口增长会更多地沿着扩展边际进行,更能促进中国出口多样化的发展。然后,根据Chaney(2008)建立的"扭曲"的引力方程,结合本文对中国出口多样化现状的分析,构建了估计方程,对中国出口多样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扩展边际与经济规模、多边阻力正相关,而与两国间距离负相关,这与经典引力模型的预测相一致。另外,固定贸易成本、贸易伙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与扩展边际则是负相关的。最后,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国出口多样化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