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CCH型锌指抗病毒蛋白(ZAP)为宿主防御因子之一,具mRNA结合特性,在RNA病毒感染时,会通过与病毒mRNA作用,而使之失去感染性,可对抗突变的病毒。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为致瘤RNA病毒,由于其自身的超突变性以及引起疾病的复杂性,至今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或药物,严重危害了我国的养禽业。因此,CCCH型ZAP有望成为下一代抗ALV-J的药物,然而对于禽CCCH型ZAP的基因特征、组织分布及抗病毒效果等问题,目前尚未有研究。本实验室前期证明,鸡胆汁外泌体(exosome)具有抑制ALV-J复制的功能,对其进行蛋白组学分析时发现鸡胆汁exosome内出现新型蛋白,即CCCH型锌指抗病毒蛋白(ZAP),因此推测可能是CCCH型ZAP具有抑制ALV-J复制的作用。基于上述发现,我们首先对鸡体内的chZAP基因序列的保守性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正常SPF鸡的肝脏、脾脏、肾脏及DF-1细胞中获得了鸡CCCH型锌指抗病毒蛋白(chZAP)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发现,鸡不同组织器官及DF-1细胞的chZAP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而不同物种(禽、鼠、人)之间的锌指抗病毒蛋白具有种属差异性,但其四个CCCH型锌指模体却具有保守性。序列比对结果表明CCCH型锌指模体在动物进化过程中被完整保留具有超保守性,为我们研究其抗病毒特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了探究chZAP是否具有抗ALV-J复制作用,分别通过慢病毒重组载体转染和原核表达获得chZAP作用于ALV-J感染的细胞系。通过构建chZAP慢病毒重组载体将chZAP基因插入DF-1细胞基因组内,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chZAP在DF-1中超表达后,接种ALV-J,随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超表达的chZAP能够显著抑制ALV-J的复制,但其抑制效果呈现表达水平依赖性。通过原核表达的chZAP作用于ALV-J感染细胞,观察chZAP是否可以抑制ALV-J的复制,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chZAP能够显著抑制ALV-J的复制。因此,证明chZAP能够有效抑制ALV-J的复制。基于以上结果,推测chZAP在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会影响ALV-J的组织嗜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绝对定量PCR,证明chZAP在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但是表达水平呈现差异性;表达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在大部分组织中,chZAP自然表达水平较高时,病毒负载量较低,而在个别组织中如脾,chZAP自然表达水平不是很高,但是ALV-J感染后表达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病毒负载量相对其他组织亦较低,所以chZAP对组织的保护程度有可能不仅取决于其自然表达水平,亦取决于其可诱导程度。然而,SPSS分析显示chZAP的表达与ALV-J感染程度不呈明显相关。目前有研究表明,ALV-J的组织嗜性主要与env、LTR基因和ALV-J受体chNHE1有关。所以,尽管chZAP作为宿主防御因子在过表达时能够显著抑制ALV-J的复制,但是,chZAP只是影响ALV-J的组织嗜性而不是ALV-J组织嗜性的决定因子。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chZAP是限制ALV-J复制的一个宿主抗病毒因子;chZAP影响ALV-J的组织嗜性,但不是ALV-J组织嗜性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此发现为深入研究宿主防御蛋白体系和病毒-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奠定科学基础;亦为ALV-J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