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用于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飞轮的控制。飞轮是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力矩执行元件,理想的飞轮输出力矩应该严格复现输入指令。但是,实际工程使用的飞轮一直存在诸多非理想因素,严重制约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精度。本论文从工程实际提出的问题出发,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解决工程问题。论文首先从工程角度出发介绍了飞轮的结构、工作原理、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工程应用的飞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飞轮性能的方法。论文详细研究了飞轮控制系统存在的干扰和噪声,为深入研究飞轮控制系统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分析表明,在飞轮中存在两个影响飞轮性能的关键因素:一是非线性摩擦力矩干扰,二是大范围变速率运行造成的参数变化。这两个因素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飞轮的性能。飞轮内部的摩擦力矩在零转速附近具有非线性特性,干扰飞轮输出力矩。论文提出了基于速率反馈的飞轮控制系统结构方案,目的在于消除飞轮系统内部非线性摩擦力矩干扰对输出力矩的影响。飞轮控制系统采用脉宽调制和线性调整组合的驱动结构,避免了惯用的脉宽调制结构存在的切换扰动。论文指出目前工程实践中的速率模式飞轮和力矩模式飞轮都可以通过速率反馈的方式抑制干扰从而提高飞轮性能,这一思想是飞轮各种模式的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通过在飞轮系统中引入积分输出反馈,将系统内存在的干扰包括在反馈环内,从而抑制系统内部干扰。这个构造性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由于飞轮运行速率范围很宽,参数变化大,在全速率范围内保证速率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具有挑战性。针对飞轮参数变化特性,论文设计了基于增益调度理论的飞轮控制器,使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得到提高。该控制器应用于速率模式和力矩模式的飞轮,有效克服了低速非线性摩擦干扰,使飞轮的速率/力矩在全速度工作范围内的动态性能得到有效保证。论文最后给出一个设计的飞轮控制系统在某一卫星应用的例子。比较分析显示,应用本文设计的带有速率反馈飞轮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性能有明显提高。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已经直接应用在前不久成功发射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和“神舟七号”伴随卫星中,遥测数据显示应用新型飞轮明显提高了卫星的性能,论文工作的工程意义得到实践的验证。
其他文献
空间格局是区域发展的战略枢纽,朔州市市域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在对空间布局影响要素、背景、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朔州市的空间格局进行了优化,为各要素和各种功能关系的
本文简要介绍绥中36—1油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上工艺监视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重点阐述该系统设计的一些特点,突出反映在应用集散控制系统和可编程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化除尘装置性能可靠性的增强及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在此形势影响下,结合脉冲式布袋除尘器的实际应用概况,可知明确其安装流程,掌
江南,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理概念,“唯美,追求生命、艺术和自然”,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心中“诗歌和艺术的蓬莱胜景”。与此相呼应的,江南文化中更多地展现出浪漫、典雅的诗
<正>患者女性,16岁。自2012年7月起出现严重月经不调、经量增多,于当地医院服用中药(具体药物名称不详)治疗约半年后好转,既往8年前曾出现"过敏性紫癜"约半年,过敏原不详。20
腐败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毒瘤”,是社会久治难愈的“痼疾”,打击腐败犯罪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点开展的工作。自十八大以来,腐败问题越来越受到全国的关注,为了遏制严重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