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轻高强Mg-Li合金设计

来源 :江苏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g-Li合金具有低密度、较高的比强度以及防震抗噪等优点,能够提升有效载荷并降低能源消耗,是有发展前景的潜力结构材料。本文通过真空熔炼炉制备目标合金,探索通过合金化、添加增强体颗粒、热机械变形等方法来设计一种超轻高强度Mg-Li合金。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合金进行固溶处理,进一步提升合金力学性能。另外,对固溶处理后的合金进行时效处理,检测合金的高温性能稳定性。本文设计制备的合金主要为Mg-8Li-3Al-x TiC(x=0、0.4、0.8、1.2),Mg-8Li-3Al-2Sn-x Y(x=0、0.5、1.0、1.5)以及将纳米TiC颗粒与Y以研究得出的最优添加量添加至Mg-8Li-3Al-2Sn合金中设计目标合金,探索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变化。Mg-8Li-3Al合金中的相包括α-Mg、β-Li、Mg Li Al2。铸态Mg-8Li-3Al-x TiC合金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规律,延伸率则持续提高。其中,铸态Mg-8Li-3Al-0.8TiC力学性能最佳。挤压态合金相比同种铸态合金强度提升约80MPa,延伸率未明显改善,强度变化规律和延伸率变化规律与铸态一致,挤压态Mg-8Li-3Al-0.8TiC合金力学性能最佳。Mg-8Li-3Al合金中添加2wt%Sn制得Mg-8Li-3Al-2Sn合金,合金中的相主要为α-Mg、β-Li、Mg Li Al2、Li2Mg Sn相。以Mg-8Li-3Al-2Sn合金为基体材料向其中添加不同含量的Y(0wt%、0.5wt%、1.0wr%、1.5wt%),Y的添加使得合金中多出Al2Y相,铸态Mg-8Li-3Al-2Sn-0.5Y合金力学性能最佳。对铸态合金以挤压比16:1、挤压温度250℃进行热挤压变形,挤压态合金Mg-8Li-3Al-2Sn-x Y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同样与铸态相仿,延伸率较铸态略有提高。当Y添加量为0.5wt%时,挤压态Mg-8Li-3Al-2Sn-0.5Y合金力学性能最佳。但不同Y含量的挤压态合金强度差距很小,强度升降幅度较小,稀土Y的强化效果很大程度上被挤压形变强化所掩盖。将0.8wt%TiC与0.5wt%Y添加至Mg-8Li-3Al-2Sn合金中,此时合金中的相主要为α-Mg、β-Li、Li2Mg Sn、Al2Y、TiC、Mg Li Al2。得到的Mg-8Li-3Al-2Sn-0.5Y-0.8TiC铸态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较Mg-8Li-3Al-0.8TiC与Mg-8Li-3Al-2Sn-0.5Y都有提升,延伸率较Mg-8Li-3Al-0.8TiC有所降低,与Mg-8Li-3Al-2Sn-0.5Y相近。以挤压比16:1、挤压温度250℃对合金进行热挤压变形,得到的Mg-8Li-3Al-2Sn-0.5Y-0.8TiC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延伸率都高于挤压态Mg-8Li-3Al-0.8TiC合金与Mg-8Li-3Al-2Sn-0.5Y合金。纳米TiC颗粒与Y共同强化Mg-8Li-3Al-2Sn合金的效果较良好。分别以300℃与350℃对Mg-8Li-3Al-2Sn-0.5Y-0.8TiC合金进行6h固溶处理。铸态、300℃×6h固溶、350℃×6h固溶后铸态Mg-8Li-3Al-2Sn-0.5Y-0.8TiC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呈递增的趋势,延伸率呈递减的趋势。挤压态合金Mg-8Li-3Al-2Sn-0.5Y-0.8TiC固溶后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呈略微递减的趋势。对350℃×6h固溶后的Mg-8Li-3Al-2Sn-0.5Y-0.8TiC合金分别进行100℃×24h、150℃×24h的时效处理,合金出现时效软化现象,固溶于合金的Al Li相重新大量析出,呈网状分布于β-Li相与α-Mg相边缘。
其他文献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因其独特的底盘布置形式和底盘构造拥有巨大的控制优势,但随着车辆执行器的不断增多,执行器失效对车辆的安全威胁日益增大,为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失效下的稳定性控制问题展开相关研究。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执行器未失效状态下的稳定性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架构下的稳定性控制策略。在上层控制器中,基于滑模控制算法对车身姿态进行跟踪,获得了车辆行驶所需的期
相比于传统汽车,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具有车轮可独立控制、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如今备受关注。然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诸如侧风之类的外部扰动,且由于系统复杂性越来越大,执行器和传感器故障的概率也越来越高。这对车辆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危及车辆的行驶安全性。本文针对车辆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问题,并考虑车辆的队列保持和轨迹跟踪问题进行了控制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模糊PID的车辆干扰抑制方法、基于自适应B
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所引起的能源与环境危机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存在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特点,电化学储能因其具有方便、高效等优点而被认为是一种较理想的储能方式。铅酸电池能量密度低且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镍氢电池能量密度有限且存在记忆效应,锂离子电池因其寿命长、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稳定和自放电效应低等优点发展迅速。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而被广泛研究的钼基金属硫
公路运输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运输方式,常用于运输一些危险和有毒的液体货物,而液罐车则是该类货物的主要运输载体。由于液体的流动特性以及液体货物与罐体壁面的流固耦合作用,罐内液体自由液面形状会一直变化,使得液体货物质心发生横向偏移,进而导致液罐车安全事故频发。本文以提高液罐车横向稳定性为研究目标,设计了质心主动纠正偏移装置以实现液罐车主动减晃。此外,基于流固耦合机理,以罐内液体晃动为切入点进行了以下工作: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无节制、无计划的利用不可避免的造成传统材料和能源的逐渐枯竭。因此,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节能以及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论文制备了铸造粉尘/氯氧镁复合材料和两种提高氯氧镁水泥及其复合材料耐水性能的涂层,实现了氯氧镁复合材料工业废弃物利用、耐久和热反射等功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铸造粉尘/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表面超疏水涂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能源转换和储存装置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能源存储装置,如何将有限的能源进行存储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具有充放电过程快、功率密度大、可逆性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电极材料是超电容性能优良与否的关键,钴基化合物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导电性能好的特点,但把它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依然存在比表面积较小、活性位点较少等问题,限制了它的实际
低周疲劳失效是压力容器的重要破坏形式之一。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压力容器的局部高应力区会出现微裂纹,随着载荷作用微裂纹不断扩展,形成宏观疲劳裂纹,从而导致容器发生疲劳失效。为了保障承压设备的安全可靠性,需要对材料的低周疲劳性能及疲劳裂纹扩展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选择压力容器常用材料304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通过低周疲劳试验研究其低周疲劳性能、寿命行为;通过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D
近年来汽车产业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技术上不断地创新,智能汽车凭借其先进的传感器和车联网技术,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降低事故发生率,并且能够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车辆换道在驾驶过程中是非常普遍的,数据表明交通事故中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车辆进行车道更换引起的。因此,对于车辆进行自主换道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从车辆自主换道决策、轨迹规划和轨迹跟踪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通过对车辆换道行为分析,本文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迎来了蓬勃期,无人机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利用无人机去对目标进行跟踪已经成为了机器视觉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无论在军用领域还是在民用领域,均可使用无人机的跟踪功能对目标进行侦察或航拍等。目标跟踪算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虽然算法的速度和精度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因为目标变形、光照变化、运动模糊、遮挡和尺度变化等因素,使得目标跟踪不准确甚至丢失目标。针对无人机对移
随着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愈发提高,机器人自主导航研究自然也就成为了热点课题。机器人能够实现自主导航的关键因素是对于行走路径上环境的准确感知与建图。只有知晓周边环境情况,才可对机器人运动轨迹路线有合理规划,对无人驾驶技术也是一种推动。目前主流场景建图技术有两种方式:(1)多传感器组合的方式建图,通过多种传感器进行周围障碍物物理距离测量,利用大量距离信息进行场景恢复,该方法时间成本高且难以恢复场景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