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CNN网站涉及新疆7·5事件相关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78207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7月5日20时左右,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了打砸抢烧事件。国内外多家媒体对此事件都进行了连续性的的报道。本研究主要以语言学家费尔克劳夫提出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对美国CNN网站中涉及中国新疆7·5事件的所有相关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剖析其报道中的语言特征及隐含的意识形态。本研究从CNN网站收集到自2009年7月6日至2010年12月31日之间CNN涉及中国新疆7·5事件的相关新闻报道共37篇,试图回答以下研究问题:美国CNN网站关于新疆7·5事件相关新闻报道的语言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如何?这些特征及意识形态是否歪曲事实并依旧表现出长期以来对中国政府的偏见?通过对这37篇CNN新闻报道语篇的词汇选择、及物性、情态、转述引语等几方面特点的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在词汇选择方面,这些CNN新闻报道语篇倾向于描写中国政府的态度及应对手段;在及物性方面,运用了大量的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及言语过程;在情态选择中,以低情态量值为主,比例为58.5%;在信源方面,高达81.4%的比例没有明确说明信息的来源;这些新闻语料中61.5%使用了间接引语。结合以上结果进一步探索了这些报道中存在的意识形态以及是否存在对中国政府的偏见。CNN网站上关于新疆7·5事件的报道中,运用了大量负面词汇来描写中国政府的态度及应对手段,在信源方面倾向于倾听热比娅及其支持者的呼声,及国外对于中国政府的批评,对中国政府在世界上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见,CNN关于新疆7·5事件的这些报道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见。这些偏见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及态度,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政策。本研究有助于帮助读者提高对外国媒体的新闻报道中隐含的新闻偏见及意识形态的敏感度,避免被误导;有助于给新闻工作者一个启示,在涉及新疆的对外报道中注意方法和策略,注意宣传维护我国形象。同时本研究也证明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研究语言与意识形态的有力工具,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框架具有广泛的可应用性。
其他文献
育肥是绒山羊饲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育肥后出栏的绒山羊不仅改善肉质,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养羊农民的经济收益,减少羊只的浪费。辽宁绒山羊育肥受地域影响,方式方法也各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感觉.在设计数学例题时也要把兴趣作为内在的"激素",让学生主
同课异构的的原意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但在本文中指的是同一内容在不同班级根本学生主体的差异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技巧以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一种颅内微血管病变,以淀粉样物在软脑膜、皮层甚至皮层下的中、小动脉中膜和外膜内沉积,血管平滑肌层失去正常生理功能为主要病理特征,大多不伴有全身系统性淀粉样物质沉积[1].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hemorrhage,CAAH)是脑血管淀粉样变性最常见和最严
图式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它是指人脑内发生的关于外部世界秩序的组织化了的心理结构,是人们赖以理解周围事物的基础。图式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研究,尤其是应用于英语阅
借鉴海德格尔"此在"与"共在"理论,讨论中西文化交流问题,主张中西文化应该着眼对自身的发展,将彼此理解为独特性的存在进行交流.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发展文化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新疆文化资源丰富,但产业化开发程度不高,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尚未达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规模。新疆应借鉴
口语交际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46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口语交际教学在课程实施层面存在几
越南是中国的一个邻国、自古以来是友好邻邦,因此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人非常多。汉语和越语在句法和语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副词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学习汉语时,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