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分子的高次谐波与太赫兹辐射的同步测量与相干调控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zhang7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子分子在强激光场作用下,可以相干地发射处于极紫外到软X射线之间的高次谐波,也可以相干地发射处于毫米亚毫米波段的太赫兹波。同步探测高次谐波与太赫兹光谱(HATS)是研究原子分子中的电子结构以及强激光场下电子动力学的新型光学方法。由于太赫兹波与高次谐波在能量以及空间尺度上存在的五个量级的巨大差异,同步探测这两种辐射有助于加深对强场下电子运动过程的理解,实现辐射的原位调控。本文首先回顾了强场下的电子运动,介绍了分子体系下的一些新型探测方法;其次,介绍了取向分子HATS光谱的实验实现,包括分子的转动冷却、光学瞬态取向以及基于双色场的HATS光谱产生与探测技术;再次,利用取向分子的HATS光谱研究了氮气分子的最外层轨道结构和二氧化碳分子的多通道动力学信息;最后,对HATS技术在分子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主要创新点在于:(1)探测了取向角度微分的分子太赫兹辐射,并利用氮气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验证了太赫兹辐射与分子角向电离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对分子电离基于太赫兹辐射的全光、相干测量。光学探测手段既是对现有的基于电子或者离子的探测结果的补充,同时其相干本质也有助于加深对电子电离过程的理解。(2)实现了取向分子的HATS光谱产生与探测,并利用太赫兹波与高次谐波的取向关联辐射解构了氮气分子最外层轨道的角度微分光复合/光电离截面信息。同步测量HATS光谱可以全光地得到电子电离与复合,将两种频段结合可以更好得呈现出分子轨道特性。(3)发展了二维的HATS光谱技术,结合了双色场对传播过程的相位调控以及取向角对光电离与光复合的选择,观察到了谐波产生中的多通道干涉效应,实现了对谐波辐射中的电子电离-传播-复合全过程的原位相干调控。
其他文献
在线社交网络是一种允许人们建立社会联系、参与互动交流、分享心得体会的在线平台。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线社交网络以其通讯即时、使用便捷、信息多元、用户海量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与好评。人们将日常社交行为从线下生活延伸至线上网络,使得在线社交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用户作为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产生者与消费者,是各类在线社交平台的核心资产,其社交特征是识别用户身份、描述用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对激光器的输出稳定性更加关注,然而光子暗化效应成为制约光纤激光器高功率、高稳定性输出的重要因素。总结国内外对光子暗化效应的研究,虽然涉及表征方法、产生机理和抑制方法等方面,但是对光子暗化的产生机理仍无定论,且抑制方法上各有优劣。因此,本论文围绕高功率光纤中的光子暗化效应,以产生机理为指导,以表征方法为基础,对其抑制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当前,随着计算机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可视化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三维人体模型重建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高质量的三维人体模型在军事训练、航空航天、安全监控与影视游戏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非常可观的实用价值与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硬件条件的约束限制,以及一些客观因素,三维人体模型重建仍然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误差导致的纹理
常规光电成像系统主要由光学系统、面阵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其自动对焦机制在提升系统成像质量的同时,又使光电探测器被入射激光汇聚照明,成为二次发光点。有相当一部分反射光将按原入射光路返回,产生较强的猫眼效应,导致成像设备极易被激光主动侦察系统发现和定位,从而被施以激光致盲,乃至火力摧毁。目前基于猫眼回波探测技术的激光主动侦察或者侦察/致盲一体化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对光电成像设备的隐蔽性与安全性
高功率光纤激光以其突出优势在工业加工、地球科学和军事国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光纤激光系统中,非线性效应与时频特性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非线性效应会对光纤激光时频特性产生显著影响,这限制了高功率光纤激光在某些特殊场合的应用;另一方面,光纤激光时频特性是光纤中非线性效应的直观表征,具有不同时频特性的光纤激光,其非线性效应会呈现出不同的特性。本文以高功率光纤激光受激拉曼散射动力学特性为主要研究对象
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建成,未来空间站的长期在轨运营、复杂科学实验的开展将主要依赖航天员来完成。载人飞行成本高、在轨驻留航天员人数有限,实现航天员工作效率提升,充分利用宝贵的在轨时间开展更多有价值的空间任务,对载人航天活动意义重大。为辅助空间站舱内航天员工作、提升航天员工作效率,本文提出了一款智能的舱内航天员跟随辅助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智能地跟随所服务的航天员并与其进行交互,代替或辅助航天员
强流离子束在离子束驱动快点火、温稠密物质产生以及肿瘤治疗等领域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薄膜靶相互作用中强流离子束的产生及其在等离子体中的输运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研究了激光辐射压加速中横向不稳定性的发展过程。当激光作用到调制靶表面时,横向不稳定性迅速激发,质子束密度出现周期性扰动。通过对质子平均面密度的傅里叶分析诊断了横向不稳定性的增长
点阵结构多功能设计是目前飞行器结构设计的重要研究方向,承载/阻尼一体化设计更是航空航天设备结构设计的难题。轻质点阵结构具有高韧性、抗冲击、吸声、电磁波吸收、有效隔热等优异性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航空航天领域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各国研究人员对点阵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目前的点阵结构优化算法与已有结构结合不足、异质三维点阵研究较少、异质点阵优化拓扑优化方法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点阵结构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强、超短的激光脉冲与原子、分子、凝聚态相互作用带来了很多新的物理现象。强场物理的研究为人们探测和调控物质的超快动力学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发展了经典轨迹蒙特卡洛方法和德布罗意-波姆力学分析方法,结合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深入地研究了激光场作用下电子在库伦势和周期势中的超快动力学过程,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中,我们研究了太赫
保结构算法是微分方程数值算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目的是构造数值积分保持连续系统的相应特征。一切真实的、耗散可忽略不计的物理过程都可以表示成Hamilton系统,它在自然界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经典力学中研究的大部分系统都不是保守系统,所以很难将这类系统表示为经典的Hamilton力学形式以及最小作用量变分原理形式或者与此等效的Lagrange力学形式,极大地限制了保结构算法在耗散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