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琴是一种来自于西方的乐器,在我国的发展史最多也仅仅百余年左右,其实对于我国的钢琴音乐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史还应从20世纪初开始。由于西方音乐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加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之的相互渗透,一大批满腔热情的爱国音乐家们开始了对于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探索,如李叔同、萧友梅、沈心工和王光祈等。他们对于钢琴与中国风格音乐的融合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奉献。作为西方文化代表的钢琴走进我们的国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教育是关乎一个国家命运的百年大计,所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西方钢琴文化从踏入中国国门之日起,就与钢琴教育活动密切相连。  纵览21世纪的中国钢琴文化,我们已在钢琴作品创作,钢琴教育,钢琴艺术理论研究,中外钢琴艺术交流活动和钢琴制造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所有这些事业当中,钢琴教育无疑是促进各领域之间相互深化和发展的一个最关键的环节,也是中国钢琴文化繁荣和永葆青春的原动力。钢琴各领域的一切人才均需要以钢琴教育为直接或间接途径来培养。因此,作为中国钢琴事业的核心因素,如果要关注中国钢琴事业,必须从教育这个核心问题着手。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钢琴教育的师资队伍已呈现老中青三代同堂的局面,年轻的教师们精力充沛,思路开阔,基本功扎实,并经过了较多的舞台实践,在中老年专家的带领下,这批新生力量迅速成长,成为未来钢琴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于钢琴是西方乐器,所以在我国所积累的演奏与教学曲目都不算多,所以目前的情况是:在日常教学中看来,钢琴教材中占据较大比例的仍然是西方的钢琴作品。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已然成为世界钢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想突出自身独特的风格,就必须在立足于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强调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学习者应在深入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深刻地领会民族文化的精髓,真正把民族的精神贯彻到自身的思维当中。作为一名钢琴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热爱并传承中国音乐。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目标,那就是要通过对钢琴的教学,实现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提高,并教育学生要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优秀的音乐元素,要求学生把对国家的感情贯彻到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实践当中。  但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很多学生并不喜欢演奏中国作品,或者是即使演奏了中国作品,其效果也差强人意。这是由于学生缺乏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所以在理解中国作品方面必定会有所不足,才会对中国作品不够了解。但我们必须注意到:新世纪的教育方向是面向世界的,只有充满民族特色的文化和艺术才能被世界认可。  本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地位,论述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背景、中国钢琴曲创作的发展轨迹、中国钢琴作品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如何更好地认识中国钢琴作品、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中应得到重视这几个章节。其中还包含较为具体的分析和实践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表达出作者对于中国钢琴音乐的重视程度。
其他文献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而宗教造像,作为宗教文化的重要物质遗存,是宗教观念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佛教自汉传入我国,
期刊
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设计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与自然相结合。从人类诞生到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设计都从始至终围绕着人们的生活,而源源不断提供人们设计的素材和灵感源泉的便是
期刊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设计越来越多的参与和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之中,并且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生活的品质也有了更多的追求,对产品的需求
当代工笔人物画表现技法多样化,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外来艺术,以满足时代发展和人们审美变化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给中国画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文章主要以当代工
舒曼是19世纪德国最杰出的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非凡的音乐天赋、高超的写作天赋,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之一。《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这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