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湖南佛教造像的区域性比较研究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uotr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而宗教造像,作为宗教文化的重要物质遗存,是宗教观念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佛教自汉传入我国,一方面,传统的婚丧习俗、神灵信仰及衣饰文化等,无不深深地影响着佛教艺术;另一方面,佛教艺术又不断地渗入到民族民俗文化中。佛教造像作为佛教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毫无疑义,将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呈现区域性特色。本文对湖南不同区域间的多元民族文化交融下的佛教造像,做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并对佛教造像的程式与仪轨、造型与风格、材料与工艺等方面做出了重点的研究与论述。  明清时期湖南地区的佛教造像,是汉地佛教造像程式与湖南地区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本文首先分析明清时期湖南地区的地域特征,即分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分别阐述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从而由自然生态条件,得出该地区木材质造像居多;其次,略述中国佛教造像的程式仪轨,为论述明清时期湖南汉族地区佛教造像及少数民族地区佛教造像作铺垫,二者的基本写作体系相似,都是从造像形式、造像的组合与一般供设程式、佛装类型、纹饰基本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佛教造像的局部构造及其隐含的历史文化意义;最后比较出各区域间造像的程式与仪轨、类型、功能及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在说明其表面的特征差别之外,再进一步说明在表层之下的原因,从而揭示出历史、社会机制和文化传统对区域佛教造像的影响。
其他文献
音乐剧《CANDIDE》是由美国著名作曲家莱昂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Bernstein,1918-1990)作曲,由莉莉安·赫尔曼(Lillian Hellman)改编自伏尔泰(Voltaire,1694.11.21-1778.05.30)的中篇
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地域文化区域,这些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奇观。地域文化滋养着地域流派电视剧的创作,地域流派电视剧也以其影像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