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内心充满了焦灼、迷惘的情绪,各种心理疾患也相应产生,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职中学生自然也是在所难免,职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遭受过一定的挫折,其心理问题较之其他中学生更为严重。对于职中学生,学校和家长往往都容易片面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教学。在此语境下,本文想探讨的是,诗歌教学如何在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有何实际存在价值?本文试图从现实情况、理论依据、成功实例、具体策略等方面对职中诗歌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进行研究。现实情况是,一方面,职业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心,出现了各种行为、人格适应不良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受中华文化传统的影响,普遍对诗歌有着一定的兴趣,而职业中学教改给诗歌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新一轮诗歌教学热潮正在兴起。诗歌对人情绪的治疗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广泛地运用到临床领域。诗歌的韵律可以调节人机体的失衡,诗歌的内容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诗歌具有“宗教式”教化作用,诗歌呼唤美好情感的回归,诗歌具有宣泄消极情感的功能,诗歌的的意象具有暗示作用,通过建构隐喻,表达内心的情绪。针对这一目的,诗歌教学在具体操作上可采取“四步法”:“知人”、“知时”论诗,感悟诗歌;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感悟诗歌;品味语言,感悟诗歌的意境;启用想象、联想,感悟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