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我国卫生总费用逐年大幅增加,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虽然近年来随着新农合医疗体系与各种城镇医疗保险的普及,我国各种形式的医疗保障覆盖率达80%,但总体来讲,报销比例偏低,医疗费用支出的半数以上部分仍由个人支付,医疗费用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个人经济收入增长的速度,“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严重。在门诊病人和出院病人医疗总费用中,药品费用的支出比重高达40%-6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为5%一20%,日本为20%左右,都大大低于我国的情况。我国医疗费用过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医疗过程中药品费用过高。我国目前存在着药价虚高的现象,即药品价格长期严重偏离生产成本,因此若能有效地控制药价就可以极大地缓解看病贵的问题,从而大大减轻居民的医疗负担。药品是一种直接关系到人民身心健康特殊商品,药价虚高不仅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加重看病难的现象,还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制药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导致了商业贿赂等社会腐败现象,助长了不正之风的蔓延,给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要达到促进医药领域合理药品价格秩序的形成、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促进公众健康福利提高这一宏伟目标,解决药价虚高问题是关键。药价虚高是一个综合性病症,其根源在于我国医药体制上的种种弊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政府部门都有责任,包括药品生产流通体制、医院的“双垄断”的经营体制、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经济补偿机制、医疗机构的薪酬制度、药价管制模式、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定价模式不合理、药品注册销售过程中的寻租现象等。本文参照发达国家药品费用控制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对药品的生产经营企业,提高市场准入条件,促进规模化经营,减少流通环节。对于医疗机构,打破其“双垄断”的特殊地位与“以药养医”的不合理经济补偿模式,从根本上消除医药间的直接经济联系。同时改革医疗机构薪资制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对于政府来说,应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双G”认证标准,改革药品定价机制,完善药品招投标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相关体制的改革等。解决药价虚高问题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从以上各个方面全面推进我国医药体制改革,形成治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