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菌PG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Rspg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y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产生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子。本研究以丙酮法提取病菌PG粗蛋白,后依次经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Phenyl-Sepharose 6 Fast Flow疏水柱、Sephadex G-75凝胶柱和DE52离子交换柱层析,获得具有较高活性的PG纯化蛋白。该PG蛋白分子量为39.81kD,等电点为4.58;含有糖基(含糖量为1.48%)而不含脂类物质,是一种糖蛋白;蛋白部分含有α-氨基,但不含芳香族氨基酸。经测定,这种PG蛋白在pH 4-12范围内均有活性,但pH 5时活性最大;对热(≥40℃)不稳定,100℃下水浴20min活性完全丧失;对紫外线、氯仿、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均敏感,处理后活性分别下降60.0%、48.3%、65.0%和68.3%。根据GenBank中立枯丝核菌PG基因序列(FJ544455、FJ544456、DQ848983)特征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技术获得水稻纹枯病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全长基因Rspg1。该基因大小为1395bp,推测含有5个内含子(57bp、57bp、59bp、66bp、61bp),其序列与玉米纹枯病菌pg1基因(FJ544456)相似性达99%。以pET-28a(+)为载体、IPTG为诱导物,将Rspg1基因转入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进行表达。结果表明,在IPTG诱导下,含有Rspg1基因的转化菌培养破碎上清中PG酶活达277.78U/mg。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平衡原理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但学生掌握这一原理,有助于总结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提高化学学习效率。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应用化学平衡原理。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原理;应用;探讨  同初中化学相比,高中化学信息量更大,内容更加抽象(出现了许多概念、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学生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一些学生感觉象看天书)。因此,化学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培
摘 要:潜能生就是差生的新名词,被戴上这样的帽子的学生,读书时很没有自信心。小部分潜能生也许是先天不足,大部分潜能生是因为缺少严父的管教或慈母的关爱,行为和学習习惯双差,注意力不集中,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就要用温和的、发展的、爱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长处”,作为老师我们该怎么办呢?下面结合我平常的工作谈谈我的做法。  关键词:数学;潜能生;对策  一、多角度关注学生  1.了解学生
摘 要:基于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首先,阐述核心素养基本内容。然后,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存在观念有待更新、教学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最后,针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给出更新培养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等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科目,同时小学数学教学是奠定学生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小学数学
为降低马铃薯主产区黑痣病的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本文对氨基寡糖素、嘧菌酯、噻呋酰胺及氨基寡糖素与嘧菌酯复配等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旨在筛选出最佳的药剂防治方案,为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立枯丝核菌对马铃薯生长和发病情况影响研究发现,造成伤口后接种病菌发病最快,潜育期8 d,发病率77.77%;无伤接种病菌,潜育期9 d,发病率66.66%;接种在种薯切口处潜育期1
摘 要: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必须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才能够更好地来支持加快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取决于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人才缺口较大,国家不可能投入足够进行教育。为了有效解决国家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和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矛盾日益加剧的问题,民办教育应运而生,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教育产业的生力军。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在弥补国家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缓解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期刊
摘 要:中学历史涉及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两大知识体系,对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古今中外的文明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意义重大。然而中学阶段历史知识点多、课时安排少,教学中我们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教育与教学模式创新,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升他们的历史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学历史;高效教学;引导策略  历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科目,对于学生更好的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摘 要:传统文化在中国有着很深的积淀,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于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品质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学生文化底子薄、道德水平低的技工院校来说,发挥传统文化对于德育的作用,提高传统文化在德育课中的比重也变得刻不容缓,这是一种国内潮流,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关键词:传统;德育;技校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传统的基因克隆费时费力,而近年来,由于测序技术的日趋成熟及成本的大大下降,大量物种的序列表达标签(Ma et al.,2009)已经测序,从而为基因的发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有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