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这个生态系统中,充斥着各式各类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作为连接教师学生还有学习环境之间的纽带,使这三者之间紧密联系。日益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了学习者的学习视野,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重视预设资源,忽视生成的情况。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资源的再生能够让课堂焕发生机,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资源的生成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也体现出了教学过程中存在协商性及资源的动态进化,这也明确了促进学习过程中资源生成的重要性。为了促进学习过程中资源的生成,本研究依托于混合式学习的大环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入手在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内涵是什么?”“影响资源生成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利用资源生成模式设计有效地教学活动来促进学习者资源的生成?”研究首先对生成性资源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掌握国内外为促进学习资源生成开展的教学活动的形式,了解其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被忽视的问题。随后结合生成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交互层次理论,确定混合式学习环境促进资源生成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混合式学习环境下资源生成模式。在实践中,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将上述的模式应用到《摄影摄像艺术》课程中,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验证以上的资源生成模式是否有效。并且,在研究中进行反思并不断改进应用模式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在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时,要全面推动预设资源、教师及学习者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关注学习任务的情境性。通过迭代的实验获得数据,最终对实验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研究结果主要有:1.提出了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影响资源生成的影响因素应包含:学习者个体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建构能力、认知风格;教师教学规划、学科素养、教学态度、评价与反思;线上线下混合交替的学习环境、融合的学习媒介。2.构建了包含“线上学前准备”“线下课堂学习”“线上协作任务”“线下成果汇报”“线上学后评价”多个阶段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下资源生成模式。3.证实了本研究构建的模式能够加强教师、学习者、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资源的生成,并且能够产生较高质量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