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化·意识形态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揭示伊格尔顿文学意识形态观的基本构成和内在逻辑,及此观点在不同时期的理论连续性与变动性,本论文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以文学、意识形态作为基本点深入剖析二者的关系,以达到对此观点的系统把握。具体论述如下:第一章,主要考察20世纪70年代伊格尔顿的文学文本意识形态生产观。此章在对伊格尔顿文学、意识形态概念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以文学形式为连结点论述了意识形态作为文学整体构成因素,渗入文学审美内部,参与文学的多层次生产,且在这一生产过程中由于诸种意识形态构成因素的矛盾运动造成了文学既是意识形态又是对意识形态的冲破。第二章,20世纪80至90年代伊格尔顿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解释文学。所以需要在文学、文化、意识形态三者的关联中考察伊格尔顿的文化意识形态观。伊格尔顿通过文化对文学的解构,一方面指出作为价值意义话语实践的文学具有意识形态性;另方面通过对文学的文化阐释,将文化的物质实践性与反抗权力性注入文学,尤其通过对文学审美内涵的文化学解读,将审美感官具体性、个体想象性与身体自由性要求密切联系起来,赋予审美突破意识形态的力量。第三章,进入21世纪,伴随后工业社会的兴起,文化在后现代主义攻击下渐趋沦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从为文化寻求新的发展方向角度,伊格尔顿通过对文化做伦理学维度的阐发,发现文化的伦理学意义与文学审美具有较为一致的追求:人按自己的本性自由发展。于是文学、文化获得反抗意识形态权力压迫的性质。但在伊格尔顿看来,由于文学最终是价值意义话语,其必然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塑造。所以,文学在与意识形态的内在纠缠中批判意识形态。此时期伊格尔顿的文学意识形态关系见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前时期相关观点的丰富和发展。第四章,通过对伊格尔顿文学意识形态观的理论贡献与局限的分析,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照,明确伊格尔顿文学意识形态观于我们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可见,伊格尔顿的文学意识形态观具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就在对文学既具连续性又具断裂性的思考过程中,他深化了对文学意识形态关系的讨论,不仅在文学与意识形态的直接关联中,而且进一步透过对文学的文化解读,在文学、文化、意识形态三者关系中揭示出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文学受到意识形态建构的同时具有反抗意识形态的内在属性。
其他文献
生态文学是当代文学发展到新阶段时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现象,而从生态角度对作家作品进行重新解读也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将重点从自然生态、精神生态等等几个方面
自新课标在全国推行以来,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新课标的推行为高中政治教学的改进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挑战。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分析目前我国
唐纳德·里奇说“大家来做口述史”,是因为口述史与其他史学研究方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做”:“做”让史学研究有了“自下而上”的视角;“做”让人民有机会共“创”历史;“做”
“是/有+(一)个+X”存在句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但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界往往将这两个句式进行单独研究,并且只是倾向于对该句式进行语法研究。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我们可发现
雕塑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依托着物质材质而存在的,雕塑的形式内容都是通过各种被用于雕塑创作的物质材质所呈现出来的。材质是雕塑作品产生的媒材基础,两者永远都不可分割。而永
三网融合作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国家“十五”规划中首次得到确认。为了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国民经济和社
目的:探讨在硝普钠治疗基础上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抢救高血压突发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在急诊及内科住院期间发生急性左心衰的高血压患者分成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VCAM-1和IL-8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乳酸杆菌组及阳性药对照组4组。建立大鼠卵白蛋白致敏模型,取各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瑞安市中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月接诊的12
为了促进合理用药,迫切需要开展面向住院患者的处方点评工作。探讨了如何将临床路径作为住院医嘱处方点评的工具,培训小组成员,制定规范性文件,通过PDCA循环,建立住院病历医嘱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