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泊动力定位FPSO的鲁棒安全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d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陆地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的逐年减少,海洋所蕴含的丰富能源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利益竞争的焦点。然而,我国深海平台在恶劣海况下进行作业时,平台的安全性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导致我国的深海开发能力受到严重制约。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ioading,FPSO)是目前深海油气开发的主流平台。因此,本课题以深海FPSO为研究对象,针对FPSO的浮筒系泊系统理论建模和鲁棒安全定位控制展开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考虑为后续定位控制理论的研究奠定基础,分别建立FPSO船体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海洋环境载荷模型及浮筒系泊系统数学模型。首先,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以北东坐标系和船体坐标系为基础,建立内转塔式FPSO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其次,给出一阶马尔科夫过程描述的海洋环境载荷模型;然后,采用悬链线法对系泊缆线微元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浮筒系泊系统数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建立的模型的合理性及引入后续动力定位系统对FPSO系泊定位进行辅助的必要性。
  (2)考虑在恶劣海况下系泊缆线的安全性问题,分别设计出基于结构可靠性的反步定位控制器和动态面定位控制器。首先,为了便于后续考虑系泊系统安全性的定位控制器的设计,给出用来量化系泊缆线安全程度的结构可靠性因子;其次,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可靠性导数的矩阵,并以该结构可靠性矩阵为基础,分别设计基于结构可靠性的反步定位控制器和动态面定位控制器;然后,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别证明所设计的两种定位控制器作用下的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两种基于系泊缆线结构可靠性的定位控制器的有效性:不仅可以实现恶劣海况下定位控制器对FPSO自身系泊系统的有效辅助,而且还可以在保证系泊缆线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系泊系统的作用,但结构可靠性动态面定位控制器的安全性能更好。
  (3)考虑FPSO运动时的系统不确定性问题,分别提出基于干扰观测器和在线构造模糊估计器的鲁棒结构可靠性定位控制器。首先,通过分析可知FPSO系统不确定性主要包含系统的内部参数不确定性和外界未知时变的海洋环境干扰;然后,采用一种非线性干扰观测器估计未知干扰,并结合之前设计的结构可靠性动态面定位控制器,设计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鲁棒结构可靠性定位控制器,运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仿真验证所设计的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鲁棒结构可靠性定位控制器的有效性;最后,设计一种可以根据当前FPSO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实时调整模糊系统结构的在线构造模糊估计器对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基于此设计一种鲁棒结构可靠性在线构造模糊(Robust Structural Reliability-based Online Constructive Fuzzy,RSROCF)定位控制器,并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通过仿真验证所设计的RSROCF定位控制器的有效性。
  (4)考虑FPSO执行机构的输入饱和特性,设计一种可以量化输入饱和对系统影响的动态辅助系统,基于此系统设计出能够同时处理FPSO系统不确定性和输入饱和特性的RSROCF抗饱和定位控制器。首先,分析FPSO的执行机构输入饱和特性,并通过仿真验证在恶劣海况下输入饱和对FPSO定位的影响;然后,设计一种可以定量地表征输入饱和对系统影响的动态辅助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结构可靠性抗饱和定位控制器,运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且通过仿真试验验证该结构可靠性抗饱和定位控制器的有效性;最后,结合RSROCF定位控制器,设计出能够同时处理系统不确定性和输入饱和特性的RSROCF抗饱和定位控制器,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RSROCF抗饱和定位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高精度自主导航系统与高性能滤波算法,不但是现代飞行器实现精确导航的重要保障,而且是一个国家国防高科技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现有的导航系统在自主性、可靠性和滤波解算精度方面均存在一定缺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提高,以适应我国国防建设对现代飞行器精确导航的需求。  光谱红移自主导航作为一种前瞻性的新概念导航方法,不但导航精度高、自主性强、而且实时性好,可为提高航天器导航的自主性、拓展导航手段、实现航天
学位
随着现代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利用非侵入式的成像方法获取大脑的结构图像。更加振奋人心的是,研究者利用功能磁共振图像能够测量和记录人类大脑的功能活动。这些先进的成像技术成为探索大脑功能网络及其特性的坚实技术基础。其中大脑功能网络表达是大脑功能构架和特性的研究热点。  目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主要基于传统的任务态或者是静息态设计。然而,任务态范式通常采用人为设计的简单刺激,与日常生活中的大脑活动相
众所周知,人类大脑是世界上当前人类认知范围内最复杂,最精巧的系统,因此脑科学已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大脑功能与结构的研究,以及如何基于大脑结构来解读大脑功能是目前流行的课题,也是人类科学面临的重大挑战。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以非侵入方式获取人类大脑内部图像成为可能。磁共振成像(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以及弥散张量成像(DTI: Diffusion
近年来,随着船舶控制技术的发展,多水面船编队控制的研究已经成为船舶运动控制的热点问题之一。相对于单艘船舶,多水面船编队作业具有效率高、系统容错性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同时,多水面船编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远洋在航补给、海底测绘、护航编队以及海上巡逻、编队扫雷等,因此对多水面船编队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围绕此热点性问题,将船舶模型参数不确定及环境干扰、船舶速度测量值不可用、执行器输入饱
学位
状态估计理论是自动控制领域、统计信号处理领域、信息融合领域的重要研究分支。以卡尔曼滤波和平滑为代表的状态估计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导航与定位、目标跟踪、信号处理、通信、控制、机器人技术、空间探测等工程应用中。卡尔曼滤波/平滑方法在带高斯分布噪声的线性状态空间模型条件下具有最高的状态估计精度,然而在以目标跟踪、协同定位为代表的应用中,系统模型非线性、噪声统计特性不确定性、厚尾非高斯噪声特性以及厚尾偏
学位
[db:内容简介]
转录水平的调控发生在基因表达的最初阶段,是基因表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而真核基因的转录伴随着RNA的剪接调控,因此,异常的剪接调控往往会对基因的转录过程产生干扰。近些年,随着共转录现象的发现,RNA选择性剪接的研究焦点逐渐由剪接事件的识别转向剪接机制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序列层面和核小体定位、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及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层面阐述RNA选择性剪接的调控机
学位
随着海上作业任务越来越复杂,多艘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简称为DP)船协同作业日益成为一种常见的作业模式,协同作业船舶之间的碰撞会为安全作业带来隐患,因此研究协调作业中的避碰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一般的避碰问题不同,在协同作业避碰问题中,考虑避碰目标的同时要兼顾其它控制目标,这就使得协调避碰变得更加复杂。另外,船舶之间的水动力干扰、通讯形式、避碰区域形状等因素也会对避
基于资源、科考、航线和军事价值,使得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凸显。极区导航技术则是保证极区运载工具导航定位以及极区安全可靠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导航设备必须具备全球导航能力。而现在研制的惯性导航设备大多数仅适用于中低纬度区域,不适用于包含极区在内的高纬度区域。对于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S),由于极区经线快速收敛,且最终汇聚一点,使得经典指北惯导力学
目标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导航、雷达、声纳、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射电天文等方面。然而,在离散网格失配、非高斯噪声以及存在阵列误差等条件下,常规的DOA估计算法性能会大大下降甚至失效。离散网格失配会导致真实的目标DOA不包含在划分的空间角度离散点上;非高斯噪声导致信号子空间产生结构未知的扭曲;阵列校准误差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