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持续发展,污水处理率逐年升高。但是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依然严重。因此,加强污水处理,控制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是防止水体污染的主要途径。生物脱氮技术因技术经济优势,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多数采用单纯以去除有机物为目标的传统工艺。运行成本偏高,运行不稳定,处理效果不理想,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的污水脱氮技术新工艺,改善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脱氮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⑴通过反应器装置进行生物脱碳、脱氮研究,通过调节进水碱度、曝气量等工艺条件,实现硝化率提高至89.49%,反硝化率提高至97.86%,TN去除率提高至87.46%。通过对反应器内环境控制,使亚硝化菌成为优势菌群,最终出现了明显的亚硝酸盐积累,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
⑵对大连马栏河污水处理厂一组生物滤池进行生产性试验,采用间歇曝气,对一组生物滤池的N池停止曝气,降低该N池的溶解氧,为反硝化提供有利条件,分为两阶段进行试验,2008年10月5日至2008年10月17日为第一阶段,由于刚开始调工艺,出水不稳定,BODs有44%的天数没有达标:SS有33%的天数没有达标;NH3-N多数没有达标。2008年10月21日至11月14日为第二阶段,生物生理系统趋于稳定,进行包括NH4+、NO2-、NO3-_态氮等出水指标的测定,考察了总氮等项目的去除效果。
⑶经过现场45天的调试与运行,证明停止N池曝气是可行的,在进水负荷变化不大的情况下,C/N池曝气量和处理能力可以满足脱碳、脱氨氮要求。调整运行工艺后,污水处理系统对总氮去除率由原来的28.4%提高到51.9%,效果非常明显。但是,目前出水总氮还没有达标(<15mg/L),按照进水总氮平均40mg/L计,去除率至少要达到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