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双相不锈钢2507腐蚀与钝化行为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niba3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双相不锈钢2507逐渐取代304/304L、316/316L奥氏体钢成为一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加工材料,成为设备工程师的关注热点。在应用环境中的耐蚀性能是双相不锈钢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因此研究超级双相不锈钢2507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蚀问题对于拓宽该钢种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失重法和电化学测量技术,探究了阴离子、温度、pH值三个因素对超级双相不锈钢2507在高浓度含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和钝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失重法得出,在含有0.5 M Cl-的溶液中,304L、316L奥氏体钢和2205、2507双相钢的腐蚀速率相差两个数量级,分别为10-1mm/a、10-3mm/a,说明奥氏体钢的耐蚀性能明显相对较差,而标准双相不锈钢2205和超级双相不锈钢2507仍保持优良的耐点蚀性能,故双相不锈钢可以作为在Cl-浓度为0.5 M的环境中运行的设备候选材料。在向0.5 M Cl-溶液中添加0.05 M SO42-或0.05 M HCO3-后,双相不锈钢2507表面点蚀坑的数量以及尺寸减少,点蚀电位提高,维钝电流密度降低,通过等效电路RS(CPE1(R1(R2CPE2)))拟合后的极化电阻值增大,且钝化膜的施主能级和受主能级密度均减小,钝化膜的导电性减弱,耐Cl-腐蚀性能增强,意味着一定浓度的HCO3-或SO42-能够减缓Cl-对双相不锈钢基体的腐蚀。但是当溶液中的HCO3-浓度过高(>0.05 M)时,导致吸附的HCO3-增多,会与Fe发生反应生成结构疏松、致密性差的FeCO3或者更复杂的Fex(OH)y(CO3)z,钝化膜的耐蚀性能反而降低。运用点缺陷模型(Point Defect Model)可以很好的阐述HCO3-浓度对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的影响,随着含Cl-溶液中的HCO3-浓度的增加,钝化膜的施主能级密度增大,点缺陷扩散系数增大,说明HCO3-浓度增加将导致钝化膜内缺陷增多且缺陷的扩散速度增加,导致钝化膜的致密性和稳定性降低,双相不锈钢2507在溶液中的耐蚀性能下降。温度升高、pH值下降导致钝化膜内施主能级密度增大,而施主能级密度越大,钝化膜的耐蚀性能越差。点缺陷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pH值的下降而增大。同时发现双相不锈钢2507对温度更敏感,在高温(大于60℃)且高浓度Cl-的环境下不适合选用双相不锈钢2507作为设备的加工材料。
其他文献
聚甲醛(POM)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应用十分广泛。聚甲醛的生产过程具有工艺复杂、生产流程长、能耗大等特点。成品聚甲醛因其分子球晶结构较大,使得聚甲
目的:多重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MDR-TB)和广泛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XDR-TB)的出现是近些年来结核病死灰复燃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克服这种多重耐药性成了预防和控制结核病蔓延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