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向日葵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从明朝开始种植向日葵,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近二十年来,向日葵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健康植物性用油以及休闲食品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具有保健功能的葵花籽油及用于嗑食的食用葵花籽恰好迎合了人们这种需求,向日葵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价格也屡创新高。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是我国的三大向日葵主产区之一,是我国的葵花籽高产稳产种植区。五原县的自然资源条件比较适宜向日葵种植,向日葵的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加。1975年五原县向日葵种植面积仅有0.79万亩,产量约为97.97万斤。到2000年时,向日葵种植面积达到39.97万亩,产量达到18705.96万斤,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是1975年的41倍和191倍。到2010年,向日葵种植面积增加到76.99万亩,产量达到32874.73万斤,分别是2000年的1.92倍和1.76倍。葵花籽已成为五原县农民一项主要经济收入,向日葵生产行为的优化已经成为当地农民收入增加的有效途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分析五原县向日葵生产的环节与成本收益状况,为优化当地向日葵生产提供参考。通过相关的统计数据与60户农民实际生产调研数据,系统地揭示了五原县向日葵的种植环节,比较分析了每个环节不同农户的生产成本与收益。通过对比研究,本文发现病虫害对当地向日葵产量有重要的影响;进行轮作倒茬,不仅有利于改善土壤土质,还有利于降低向日葵病害的发生;良种应用、化肥与农家肥使用量等因素对向日葵产量有正向影响;种植户的受教育水平、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对向日葵产量都有正向影响。本研究根据五原县农户向日葵生产体现的问题,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压缩种植面积,实行轮作倒茬,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建设向日葵标准化生产基地,利于规模化精英,提高机械效率;加快科技步伐,不断研发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