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疍民,史籍中又称“蜑”、“蛋”,是对自古以来生产生活于我国东南地区江河湖海之上的水上居民的泛称。疍民祖祖辈辈过着以水为伴、以船为家的水居生活,其水上文化具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元素。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其传统文化习俗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外部文化侵蚀。因此,本文主要以阳江海陵岛疍民传统文化习俗为研究对象,借助历史文献资料并结合田野调查,主要对疍民传统文化习俗的历史与现状做对比分析,并试图在这一过程中把握疍民传统文化习俗发生文化变迁的原因,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思考疍民传统文化习俗的保护与传承。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包括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结合四次田野调查收集到的资料,梳理了历代管辖海陵岛的行政单位的沿革顺序。探讨分析了海陵岛地名的真实由来,介绍了海陵岛的自然地理情况,为分析海陵岛疍民的来源做了铺垫;在社会结构方面,分析了疍民社会管理组织的历代演变规律,指出建国前后政府组织的转型、内部经济关系的改变、学校和医疗体系的建构情况。第三章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宗族家庭、婚姻制度、民间信仰体系、传统风俗习惯及咸水歌六个方面做了描述,对海陵岛疍民传统文化习俗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对比,详细介绍了海陵岛疍民在传统文化习俗上所具有的特点。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海陵岛疍民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情况。在对疍民族属探究与居住区域变化的分析后,紧接着利用文化变迁理论,具体探讨了疍民传统文化习俗发生变迁的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指出疍民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面临困境。从而根据这一现实引出文化自觉理论。最后强调文化自觉才是疍民寻求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源泉,并对其给出建议。第五章总结了疍民传统文化习俗发生文化变迁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是自身的惰性心理导致缺乏文化认同。面对当地旅游经济的突飞猛进,希望疍民能利用好这把双刃剑从而获得疍民传统文化习俗新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