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域光热反射法纳米薄膜及界面热输运特性测试技术的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o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元器件尺寸的减小、工作频率的提高,散热问题已经成为其应用的瓶颈之一。频域光热反射法作为无损的光热测量技术,在新型材料热物性测量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阶段缺乏频域光热反射法热物性测量的一般性评价方法。本文通过详细的理论分析,实现了频域光热反射法实验测量的理论计算和模拟求解,从而对频域光热反射法纳米薄膜及界面热输运特性测试进行了评价,能够更好地指导频域光热反射法的新型材料热物性实验测量。分析得到连续型、脉冲型频域光热反射法两层结构、三层结构薄膜厚度、加热光半径、光斑半径比、吸热系数比、界面热导、热导率、各向异性系数等参数的一维、三维模型相频特性影响,为薄膜材料设计及热物性测量提供指导,同时得到一维模型的适用范围,可以简化热物性参数测量的后续求解过程。通过比较连续型、脉冲型频域光热反射法的相频特性曲线发现,低频时两种频域光热反射法的一维结果趋于一致,三维结果亦如此;高频时,无论连续型、脉冲型频域光热反射法,三维结果均趋于各自的一维结果。同时,还发现了脉冲型频域光热反射法一维结果在极高频时的不连续现象,其三维结果则仍然是连续的。提出表征敏感度来描述热物性的敏感度曲线特性,并通过敏感度分析,比较了连续型、脉冲型频域光热反射法的表征敏感度,为后续的光热反射实验测量过程中针对具有不同基底热导率、界面热导两层结构以及不同纳米薄膜热导率、界面热导三层结构的薄膜样品时频域光热反射法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在设定物性可测的临界敏感度后,得到了热导率∈[0.1,103]W·m-1·K-1、界面热导∈[1,104]MW·m-2·K-1范围内两层结构、三层结构的频域光热反射法的选取以及敏感度分析角度的可测范围。采用拟合比较分析方法,在铝膜-纳米薄膜-硅基底三层结构的连续型频域光热反射法模拟实验测量中发现,纳米薄膜热导率可测的材料范围与其表征敏感度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即纳米薄膜热导率越小、越厚,连续型频域光热反射法实验测量就更容易得到其准确值。通过对比得知,纳米薄膜热导率的表征敏感度大于约0.042,拟合相对误差即在1%以下。研究还分析了铝膜-纳米薄膜-硅基底三层结构在纳米薄膜厚度∈[1,300]nm、纳米薄膜热导率∈[0.5,500]W·m-1·K-1范围内纳米薄膜热导率可测的材料范围与两个界面热导的关系。
其他文献
为了改善简单循环燃气轮机效率低、排放不达标等固有缺点,采用化学回热循环回收燃气轮机排气余热,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并且降低排放。本文基于Aspen软件,建立以某三轴燃气轮机为
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Lip2(YlLip2)具有很高的水解、酯化、转酯活性,在生物柴油的制备、酯合成以及对映体拆分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本文构建了YlLip2的Muts表型重组毕赤酵母(Pic
该文结合课题-高压燃气喷射式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模型的研究,针对国内缺乏有关双燃烧发动机燃烧模型的现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含有13种组分、11个化学方程式的压燃
跨通道ERP(Cross-Modal Event-Related potential,CMERP)是跨感觉通道交互作用的主要研究手段;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CMERP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感觉信息整合领域。跨感觉
大电导钙激活钾离子(BK)通道是一类同时受控于膜电压和胞内钙离子的特殊的钾离子通道,它在很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耳毛细胞的频率调节和激素分泌、神经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