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网络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88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人类文明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如何汲取经验教训、兴利除弊,准确把握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状、特点、成因,以便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有效预防和制止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本篇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青少年网络犯罪概述。在这一章中,首先详细论述了网络犯罪的概念演进,从犯罪、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三个概念在国际、国内法学界的争鸣中进行综合分析,在第二节中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在第三节中从六个方面来分析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状:一侵犯信息安全的网络犯罪不断增多;二财产型犯罪发案比例持续上升;三网络引发的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日益增多;四犯罪手段花样繁多;五反动腐朽的思想文化得到传播;六犯罪地域覆盖面广、案发数量呈多发态势。针对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现状,从犯罪主体年龄、犯罪手法、犯罪行为特征、犯罪目的以及侵害对象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第二章,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剖析。这部分涉及到青少年实施网络犯罪包含的两大主客观原因,包括主观的个体因素和客观的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在第一节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个体因素分析中,分别从生理、心理和伦理道德三个层面来进行探讨,并特别指出青少年生理因素在网络上呈现出的接受快、易沉溺和自控能力差三个特点,在心理因素的分析中援引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教授金伯利·杨格和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青少年心理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实施网络犯罪的青少年在心理上存在着“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的现实和青少年群体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在网络虚拟情境遮蔽下发生的改变。第二节,从家庭、学校、社会化以及法制四个方面来深入剖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因素,在家庭因素中指出了家长在对孩子网络教育上三方面的重要缺失,在对学校因素的分析中,阐明了当前学校教育和体制方面的不足对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的影响,在社会化因素上重点围绕当前网络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缺失监管或监管不到位是导致当前网络环境不健康的重要原因。最后指出了法制缺位因素给预防和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了我国现行刑法在计算机犯罪规定上存在的不足。第三章,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这一章包括了国外和国内在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的立法情况。首先在第一节介绍和分析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网络犯罪立法的历史沿革,同时对国际社会控制网络犯罪以及其他形式的计算机滥用行为而通过的《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进行了介绍,并从四个方面指出了国外关于计算机安全与犯罪的法律包含的共性内容:禁止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工作的行为;禁止利用计算机实施贪污或者欺诈行为;禁止施放破坏性计算机程序,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禁止非授权进入计算机系统窥探他人信息的行为。同时总结出了国外计算机网络犯罪立法适用范围相对宽泛的特点。第二节重点对我国计算机及网络立法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从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第一次提到电子信息相关内容,到2000年我国人大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说明了我国计算机及网络犯罪方面立法体系的完善。针对当前频发的网络犯罪案件,从四个方面指出了我国立法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包括:对计算机犯罪的量刑上过轻;刑法中缺少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规定;刑法没有规定过失实行的计算机犯罪罪名以及“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中“信息系统”的范围规定过窄等。第四章,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治理措施。在这一章的开始部分首先介绍了国外防范和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并强调对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的治理要坚持多措并举、齐抓共管的根本原则,作为本文对防范和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而采取的治理措施的论述基础。在第一节中,本文主张从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入手搞好预防,并从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制观念;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和积极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在加强青少年网络伦理教育时还特别指出了新型网络伦理观念与传统道德观念的区别,强调在加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要重点做好的三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以达到建立网络诚信体系,增强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观念的目标。第二节主要是说明要从立法上完善网络管理法制,并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上分别提出了补充完善的立法建议,从四个方面来操作:一是在刑法中增加网络犯罪的罪名数;二是增加刑罚的种类。三是扩大网络犯罪主体打击范围;四是扩大计算机及其网络犯罪证据的收集方式和认定范围,在对实体法的完善上重点提出了社会矫正制度的立法构想,强调选择采用社区矫正制度可以使网络犯罪的青少年既完全的控制在正常伦理社会中,同时又能实现对其惩戒的目的。第三节主要从采取完善网络技术规范、加强对互联网和网吧管理等举措净化网络环境,并以此来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的发生。
其他文献
有关汉代私有兵器的管制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根据文献判断,认为对私有兵器管制非常严格;另一种根据出土实物分析,判断两汉时期私人持有兵器是被当时法律允许的。两种观
笔者以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提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充分理解和尊重高校贫困生自身价值和全面成长成才需要的基础
<正> 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变革。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婚姻家庭制度。家庭的职能、结构和形态均取决于社会生产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党和人民的首要任务是在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压力下,建立现代国防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改造衰弱的民族体质,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需要,把体育事业当做成一项重要任务。因此,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扩展,在广大职工、农村、机关中逐渐地开展起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了解湖南群众体育开展的情况,以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为研究对象,重
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生活与人类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计算机网络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了一种新型犯罪滋生的土壤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创新人才对于国家的强盛和社会的发展具有越发重要的意义。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应该重视这一趋势,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在传统教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1999年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也在全国3个实验点进行实验。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和新方法。这些新理念新办法成为理论研究人员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国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实践中,如何运用资本运营才能实现国有企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嬗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华菱钢铁集团作为研究
<正>郭沫若的一生,除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是以单纯的诗人身份出现以外,从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后,便成为一位集政治、学术、文学于一身的社会活动家了。此后的几十年,又可以
会议
<正> “知难行易”学說是孙中山的认识論,这是孙中山长期革命斗爭中总結出来的。因为革命屡次遭到失敗,他試图从理論上探討革命失敗的原因,为革命解决正确的认识論,从而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