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2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监控”是一个在各个学科和领域都很热门的词语。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课程监控机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予以保障。我们首先需要对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可以从其监控内容、内部构成、外在保障及功能指向四个方面进行认识。课程监控机制监控的内容包括课程运作的整个过程,即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从内部构成来看,包括课程监控的监测机制、评估机制和督导机制,课程监控工作的良好展开是通过对监控对象进行监测、评估和督导得以实现的。监控机制的良好运行不仅需要内部要素的协调配合和互相支持,还需要通过一些外在因素对其进行保障,主要包括制度保障和政策保障。通过对课程监控机制的内部构成和外部保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课程监控机制的功能指向在于监督、调控、服务和问责。那么,我国现行的课程监控机制是怎样运行的呢?笔者着眼于课程监控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划分、人员构成、运行程序以及实施效果,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关于机制运行的理论和实践,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对我国现行的课程监控机制的运行进行理性分析。目前,我国的课程监控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监控机构、监控人员、监控程序、监控实施以及监控的保障等多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课程监控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可以明确以下几个问题:监控机构职责交叉,责权不明,第三方监控机构发展空间有待拓展;地方一级监控人员的专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监测工具有待完善,精准性有待提高;监控程序有待完善和创新;监控结果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改进;缺乏完善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因此,我们应正视目前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希望进一步完善课程监控机制,发挥其在课程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该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羞怯、交流恐惧、社交回避、不自信、孤独感等交往问题的短期与长期影响效果.研究结果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
教师校本培训是伴随着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浪潮而产生的一种师资培训新理念和新模式。它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直接目的,主张紧密结合学校及其教师的实
近日,大陆集团推出两项最新的高效系统与解决方案——EBA City(城市版紧急制动辅助系统)和SPEED(高效经济设计的安全平台)。EBA City(城市版紧急制动辅助系统)是以传感器为基
论文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在重庆市主城区的六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对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手现状实施了田野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观念、组织制度及实践三个层面展开调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移动办公、移动教务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在远程教育领域,移动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移动学习管理(教务)平台应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每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在自身成长与外界的影响下蓬勃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民族文化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