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各个平衡参数与正常国人之间各参数的差异,从而探讨导致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及发展的相关因素,为疾病的预判以及治疗提供一定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0岁以上的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所有病例均有全部的影像学资料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在X线片上测量出以下数据:脊柱骶骨角(spinosacral angle,SSA),矢状面轴向垂线(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结果:1.将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所有患者与国内参考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PT、SS、LL、TK、SVA、SSA有统计学差异(P<0.01),PT、SVA大于正常参考值,SS、TK、SSA小于正常参考值,PI无统计学差异(P>0.05)。2.全部参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PI分别与SS、PT有相关性,且呈强相关性,SS与SSA呈强相关性,LL分别与TK、SSA呈中等相关性,SVA与PT呈弱相关性,SVA与SSA呈中等强度相关性。结论:1、PI为一个较稳定的参数,受体位变化影响较小,可作为术前术后设计手术方案的重要参数。2、男性PI值低于女性,可能是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男性的原因。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较无症状人群相比PT、SVA增大,SS、LL、TK、SSA减小。